钓鱼网

想要发窝快,窝料味型的浓度,得掌握一个度

窝料在实战中的意义,可谓重要无比,好钓点能然我们不空军,好窝料能让我们爆护连杆,但是,好的窝料,有一个非常让人纠结的地方,这就是窝料的味型,到底是越浓越好,还是越淡越好。

关于窝料味型的浓淡之争,在实战中的意义非常大,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方面,是理念上的争议,到底是浓窝诱鱼快,还是淡窝留鱼久。

另一方面,是性价比争议,到底是浓窝的成本高,还是淡窝的成本高,每一个老鸟,都会有自己的理念,但是,事实,终归要实战来说话,偏偏窝料味型的浓淡之争,实战结果不分伯仲。

窝料味型浓郁,优点是诱鱼快、发窝快,缺点是易招惹小鱼闹窝,如果窝料的味型过浓,很容易死窝。

窝料味型清淡,优点是窝料散味持久,可以守长窝,不怎么招惹小鱼,但是缺点是发窝慢,一旦窝点没选好,别说十天半个月,三五个月不发窝都不奇怪。

要讨论窝料的浓淡对于实战的影响,首先要搞明白一件事,到底我们是怎么通过窝料把鱼吸引进窝子里的。

通过打窝,将鱼群吸引到窝子里,主要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窝料正好投放到鱼道、鱼窝,或者的鱼群的觅食区域附近,这种情况,不管窝料浓淡与否,都有很好的诱鱼、聚鱼效果。

情况二、窝料远离鱼道、鱼窝、鱼的固有觅食区域,鱼通过嗅觉发现窝料,然后进窝觅食,鱼到底多久发现窝料,这就要看窝料的味型,在水中能散播多远、散发多久了。

分析以上两个情况的一个必要前提,就要必须要了解,鱼是怎么发现窝料的,对于这一点,钓鱼网有两种认知。

其一,鱼的嗅觉发达,灵敏度和精确度都很高,鱼可以通过窝料散发的味型,来找到窝料所在。其二,鱼的触觉发达,可以通过饵料入水后的动静,来判断食物的体积、数量。

事实上,通过科学实验,这两种认知,都被证明了,比如鱼的触觉、听觉灵敏,在很远的距离就能通过水中的声波传导,来预判危险,当然,这个和窝料的味型浓淡无关。

而鱼的嗅觉之灵敏,更是早有实验证明,远超普通的哺乳动物,那么,鉴于此,通过实战对比,尤其是窝料的味型浓淡区分,会得出这样一个情况,饵料的味型越浓,不管是什么味型,诱鱼的效果都很快,但是,鱼几乎不进窝,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死窝。

但是,随着饵料进水后的时间延长,进窝的鱼开始开口觅食,虽然饵料的味型浓度到底被稀释到多少才能让鱼开口,并没有一个精准的数值,但是,我们仍然能得到这么一个结论:太淡了,诱鱼效果不好,上鱼慢;气味太浓,超过了鱼所能接受的度,鱼又会避而远之。

所以,想要窝料诱鱼好,就必须要把握饵料味型的浓度,很多老鸟,喜欢用药酒、用小药,就是为了控制窝料味型的浓度,先用味型淡的窝料打大窝来守窝,然后用味型浓度较大的窝料来快速抽窝,然后相距3~5米,用味型浓度较大的窝料再打一个窝。

这样味型浓度浓度最大的窝子,聚鱼最快,诱鱼最快,但是鱼群会进窝而不给口,相距3~5米远的窝子,味型相对清淡的多,就会在这个窝子里开口,等到这个窝子的窝料被吃得差不多了,浓窝的味型已经比较淡了,能做到持续留鱼,而清淡的窝料,就能起到长效诱鱼、诱大鱼的效果。

所以说,想要钓到鱼,想药窝料起效,关于窝料的浓度,就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