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野钓清明前后,打窝迟迟没动静,可以试试隔夜窝

为了让鱼能多开口咬钩,打窝就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但逢时节转换,尤其是冬春二季,每当临到节气前后,必然会出现鱼口不稳,打窝迟迟不发窝的迹象;

其实这倒是没什么诡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冬春二季,每到一个节气,必然气温、气象出现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幅度很是明显;鱼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温度变化,必然会减缓活动,减少进食;

但是,春季不同于冬季,整体的温度趋势是回暖、上升,所以就算鱼口不好,找对了路子,想要渔获,其实也不难,而想要更多、更好的渔获,就得在打窝、选窝、窝料配制上,多花费点心思;

目标鱼和窝料的颗粒直径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钓友在打窝时,对窝料的要求很简单,第一要量足,第二要诱鱼要快;至于怎么做才能诱鱼快,那就比较极端了,要么,就用尽可能素淡、本味的材料,如不做任何加工的种饵;

玉米、麦粒、红薯,红虫、蚯蚓、泥鳅等材料用来打窝,就是基于这一思路,不需要额外加工,量大、窝厚,纯属以数量吸引进窝鱼,要么不发窝,一旦发窝,能持续很久;

第二种,就更极端了,纯粹以窝料的味型为主,状态来扩大诱鱼区域,力求最短的时间,将味型扩散到最远,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散炮抽窝,别说黑坑,就是野钓,几竿子抽下去,那发窝效果也是杠杠的;

但是,在春季时节更替之际,因为气象多变,气温多变,导致水温变化的区间也是不小,所以不管是雾化极好的抽窝,还是本味足、数量大的守窝,其实都不太合适;

在清明前后,不管是钓鲫还是钓鲤,都需要考虑窝料的颗粒直径,和目标鱼的体型大小之间的关系:因为清明前后,气象多变,多风、多雨,所以鱼口始终不稳定,那么优先做的,就是尽可能满足鱼能顺利吸食;

比如鲫鱼、白条等小体型鱼,我们就要用酒米、麦粒、米饭之类,颗粒很小的窝料为主,便于小鱼吸食,而且又能满足小鱼的饱腹感;而我们诱钓大鱼时,颗粒就不能太小,因为频繁吸食,也很费力;但是,与此同时,却又不能全凭颗粒来诱鱼,毕竟颗粒的味型肯定是不如粉饵的;

建议:在清明前后施钓,且不说钓饵怎么个思路,仅仅是窝料,必须要把握,小鱼用小颗粒,大鱼用大颗粒,再辅以味型浓郁的粉饵,做到实料和虚料的结合;如果目标鱼是肉食鱼,那活饵和粉饵的组合,也是加速发窝的不二法门;

打窝宜早打迟钓

除了窝料配制,打窝的方式,也是颇为讲究;因为清明前后水温的整体趋势,是早凉、午热、午后暖,就算一大早太阳不错,艳阳高照,水温也是很低的;

别的不说,就连饵团握在手里,也很冷,更别提水中的鱼,因为水温低,开口的欲望也不怎么样,所以很多钓友认为,应该晚点出钓,赶上鱼口恢复的时候再出钓;

这倒也没错,但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早打迟钓,简单的说,就是至少提前1小时打窝,因为鱼在没有进食欲望的时候,并不是说有食物也不吃,而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不会主动觅食;

但是,还是会游曳到食物附近,等到水温回暖,身体恢复之后,会第一时间进食;而这个提早,理论上来说,越早越好,但是不应超过隔夜;

所谓的隔夜窝,就是指头天下午打窝,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再来下杆,在过去的野钓,这种打窝思路是很常见,效果也很不错的;但是现在,因为现在野钓的人多了,别说离开窝子一晚上,离开几十分钟,可能窝子都没了;

建议:清明前后多气象多变是客观因素,发窝迟,也是必然,除了早打迟钓,窝料味型怎么调,钓组怎么调整,都是没什么意义的,那想要有渔获,做到腿勤屁股懒,早去钓点早打窝,耐心守着等发窝,渔获想差也难;

写在最后:

打窝这个事,咋一看,没什么技术含量,而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是先打窝,再调钓,出钓时机则是认为水温越适宜越好;但是,窝料的颗粒直径和目标鱼对应,粉状味型饵和颗粒料配合,再做到提前打窝,除了会冷点,无聊点,但是渔获一定是没问题的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