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五中常见的搓饵基本形态解析

我们所熟知的上饵方式有两种,那分别就是拉饵和搓饵,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搓饵。无论在传统钓还是台钓中搓饵是最常见的一种上饵方式,尤其是垂钓鲤鱼,搓饵可谓是必选上饵方式,而搓饵时常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有经验的钓者会依渔情改变搓饵形态,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搓饵形态都是为了调整饵的雾化、沉降速度及适口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渔获,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五中常见的搓饵基本形态。

1、棱锥型:将松散饵挤压成棱锥型,利用它松散剥落快,形成半水和上层雾化,是拉饵打浮的前奏。比赛开头一段时间,以诱为主,抛钩快的钓手都是3手指撮饵,一挤一压就抛出去了,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环节,其实都有棱锥型的影子,只是不怎么规则而已。棱锥型钓饵整形简单,但必须选择合适钩形,钩柄不能太短、钩门可以稍宽些。

2、圆球型:从传统钓转型来的钓手习惯搓圆球型饵,因为圆球形饵在雾化和持钩性上配合得最好。日韩钓手把它称为咬钩饵,指的是不管钓饵雾化是强是弱,它在层层溶散后总能在钩弯处保持一个残留的饵芯。圆球型钓饵入水快,阻力小,两饵沉底后稍受外力就显得不稳定,因此而钓钝,抓黑漂,特适合钓鲤鱼、草鱼和大鲫,所以流水搓圆球型饵时忽略半目起伏的小动作。

3、水滴型:不少人称之为“万能型饵”,特点是雾化好且有饵芯残留,上饵容易。水滴型饵容纳了棱锥型和圆球型的特点,其上部在三指尖挤压和反复转动后呈圆锥状,下部因指尖之间留有空隙,故搓后呈圆球形而只是底部搓得不严实,所以入水后是从下部圆的地方开始雾化的。这样,钩弯和钩柄处的残留量得到保持,适合口裂深、张口大、泳速快的鱼,如鳊鱼、白鲦等。如果钓饵的雾化性很强,水又深,那么沉到水底的水滴型可能就成了橄榄形,它就不稳定了。为此,搓水滴型饵不宜用雾化快的饵,但如果浮标是调高钓低,目差又比较大,如超过5目的话,则上钩离底形成的上饵动态在眼疾手快的钓手可以有较高的上鱼率,不过要注意钩的配合。

4、长卵型:饵搓得很圆是要花功夫和时间的。在钩到底就有口的时候,搓圆型饵不现实,抢时间,粗粗地搓圆了就可以了,即所谓“粗略上饵”,就是把饵搓成长卵型。圆球型饵不怕逗,因为有饵芯残留,水滴型饵浅水可以逗,深水就不行了,让水滴型上部丰满一点,下部的宽度收缔部延长一点就是长卵型。逗在钓快鱼中不常用,但钓慢鱼是离不开它的,这也是搓长卵型饵钓快鱼,灵;钓慢鱼钝的原因。

5、扁卵型:由长卵型饵脱胎而来,是在搓成长卵型后把饵压扁。在钓过程、用长子线引鱼、发现鱼上浮而不能确定鱼的泳层时,要求钩缓慢下沉,扁卵型饵受到的阻力大,降速慢,让在下面等着的,半水守着的,以及快速抢食的鱼都有攫取食物的机会。由于先经过了搓,松散得到控制,压扁后持钩性进一步提高。如此则饵的雾化集中在边缘,中间的扁平面雾化降低,还由于宽度扩大了,下沉中出现摆动,目标大,鱼容易发现。

以上五种搓饵形态,在平日的垂钓中,以圆球和水滴型居多,是因为这两种方式较为常见,适应范围广,而其他三种搓饵形态是针对具体钓况或者钓者自身要求选择使用的,新手不妨放开一成不变的搓饵形态,多多尝试,依需选型,兴许这小小的细节,会给您更多的收获和灵感。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