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放假休息的第一天,闲的无聊准备出去走走,谁知,竟然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绵阳的涪江边,索性就看看吧!有很多钓友在“蹲点”呢。 时间过了不到3分中,新来了几个年轻人,一到就又是弄酒糟,又是那的,忙的不亦乐乎,但效果是乎不是很好,收获甚微!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给大家讲下打窝的前提:
这是个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但在实际钓鱼中,却是至关成败的重要一环。然而以笔者观察,许多钓友对此又往往忽视。
“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这是一句有名的渔谚。的确,一个钓位的好坏,基本上决定了钓的收获量。谁都知道,人有人路,鱼有鱼路。广场上大马路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可是在那角落旮旯是半天不见一个人影的。鱼也跟人一样,有自己喜欢聚集的地方和游动的路线。只有把窝做到鱼聚集的地方,做在鱼路上,下钩才会有好的鱼获。
我们常说的如何找鱼窝,大多是指水底的情况。可是我们不少钓友往往注意岸上和水面的状态,选河岸凸出的地方,钓鱼网称“钓半岛”,选泥地踏平的老钓位,选河水缓流处,可水底情况怎样,往往有所忽略。钓者走上来就用大把大把的饵料打窝,结果钓了半天上鱼不多。为什么亲眼看见别人在这个钓位钓得很好,连连上鱼,可自己却不见鱼儿咬钩呢?
野钓如此,在竞技赛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然,许多大赛规定不允许打窝,先搓大饵来做窝已是司空见惯的做法,那也是打窝)。问题在哪里呢?我看问题在于没有找准钓点。我们常讲的“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这钓位准确地说是指钓点,钓位不等于钓点。
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几个好友一同去钓鱼,一个钓不到,另一个便让他到自己的窝子来一起钓。可怪事发生了,鱼儿就只咬你的钩,不咬他的钩。虽然两只浮标相隔仅40——50厘米,有时甚至只相隔20厘米,问题就在一个钓准了窝点,一个在窝外。这种情况冬钓中更是常见,因为冬季鱼儿不如何活动。一个好钓位,其实是一个好的钓点。这个聚鱼点,这条鱼路可能在钓位的正前方,也可能偏左或偏右一点,可能在10米之远,也可能近在3米。所以说,走来就打窝,显然是盲目了些,很不可取。
正确的方法是空钩在钓位的远近左右反复测量水深。这里说的“测水深”,不是单纯的看看水有多深,是多次用空钩摸清水底情况。其实水底的地形地貌很复杂,起伏高低,有无水草障碍物。即使在比赛场上,即使在标准池,水底也绝非是想象的那样平整。我们常说的在浅滩处找一个有深坑的地方才是鱼窝;在平坦的深水区,要寻找一个略微抬起的台子;河钓时要找水底有乱石、水草的地方;在人工河道中找平底与河岸斜坡的交接线;在库钓时,要找老河道、沟汊相连的洼地;在大深水坑的边缘,要找小于30度的斜坡、深浅交界处,等等。
显然要找这些地方,只有多方位多次投空钩“测水深”才能摸清水底的情况。有时极有可能只相差一二十公分,你的钓点没有落在鱼窝里的鱼路上。
那么,钓鱼比赛时,为了抓紧时间,是不是可以免了“摸水底”这一程序呢?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
一次,我参加钓鱼比赛,由于我先摸清了水底情况后才施钓,最终获得了好的成绩。那次抽钓位我抽到了一个倒霉签。那钓场是个面盆型的山塘,因为已是初冬,水枯得只一泓水了,钓鱼网都要站到离塘岸十米的泥底钓鱼。塘主说现在塘中央的水也不到二米深了。我旁边的两个末位因水浅得可以见底而放弃了,我的心也凉了半截。
比赛开始的哨声一响,大家纷纷“扑通扑通”打窝,我还是和平时一样先摸水底情况,用空钩测量水深,我前后左右,或远或近,不下十多钩,我发现在前方偏左6米处,有一个1.1米深的洼地,我喜出望外,仔细一看,那水儿有点浑。我赶紧打窝装饵下钩。尽管别人都比我打窝打得早,下竿也下得早,可全场第一个上鱼的却是我……那次比赛,我获得了单尾重第一名、总重第二名。总结获得成功的经验,恐怕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先摸清了水底情况。
野钓中这种尝到先摸清水底情况再施钓甜头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所以我想提醒钓友们,钓鱼时,还是先在钓位的前后左右多抛几个空钩测测水深,摸清水底情况再“出手”钓鱼吧,切莫走来就打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