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传统钓中走钓的使用技巧及优点

在我们常见的古代绘画中的钓鱼以舟钓居多,无论手竿、车竿,不是屈膝船头,就是盘膝地上或“垂钓坐磐石”,只有蓬头稚子学垂纶,才会“侧坐莓台草映身”和像宋代瓷枕画中的孩童那样,站着钓鱼。

选定钓位后取坐姿还是站着垂线而钓,是由环境决定的。舟钓范围局促,回旋余地有限,船摇晃,坐着钓安全;岸上垂钓选平坦的突出部位,平心静气,扼鱼道钓半天 或一天,站着太累,故多取坐姿。不过有两种情况坐不住了。

一是受气象、水情影响,鱼潜深入浅失去规律,静不如动,一个钓点无鱼换一个钓位,深改浅,浅换 深,滩不行钓潭,直岸无口换曲岸。

二是进窝的鱼不咬钩或只食诱饵不吃钓饵,可是窝外50-80厘米有规律的鱼星显示,远处有鱼,而且可以断定是哪种鱼,多 大。另外季节使然,黄梅天涨水淹没了浅滩,农田排水,岸上泄水导致水质浑浊改变了鱼的行为;冬天鱼进窝慢,吃嘴边食,多打几个窝,钓阳、钓深无口,换一个 窝下钩就中鱼了。

走钓是走走停停,无鱼则走,有鱼则停,然而走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停有长停与短停之别。春夏秋三季,直岸湖泊、河道守一个窝钓45-60分钟无口,向 左或往右走20米打一个备窝,半小时后估计后一个窝有鱼了,挪动这个窝钓半小时,若还是无口,放弃,回原钓位。

之后在两个钓位之间有口则守,无鱼则走。精 明一点,结合环境、深浅、远近错时布窝,第1个窝钓半小时就布置第2个窝了,到准备挪窝的时候又布第3个窝……如此在100-120米范围内打4或5个 窝,一个窝不行了换个窝,轮流着钓,是主动走。河道这一段深那一段浅,水面宽一段窄一段;湖岸曲一程直一程,驳岸连着滩岸,走钓要结合底况、水情综合考 虑。行船的河道、湖泊,船过浪涌一个窝钓不成了换个窝,水势平稳了再回来是被动走。

经常在一个地方钓鱼,底况熟悉了,有备在先多设几个窝,浅水窝无口,走 过20米钓深水窝,近窝无鱼钓远窝,软底无口换硬底,直岸无口钓曲岸,凸岸无鱼放凹岸,浜口不行钓浜底,是被动中有主动。

特殊环境,如走 水湖泊的半岛状突出部位、河道桥堍,一侧走水快,一侧走水慢并形成洄水,快钓近慢钓远。但不要死守,左右走钓,一侧无鱼换另一侧就可能有鱼了。同时要知鱼 情,上午7时前鱼索饵积极,先钓浅后钓深。中午钓远一点,钓走水快的一侧。午后1时不管走水快还是走水慢的一侧,鱼都停口了,停止走钓,改用细线小钩守钓 为上。

下午15时半至17时鱼又活跃了,此时若湖泊的半岛状凸出部位够长(不少于30米),则比较两侧鱼口后选定一侧,然后和直岸走钓一样布2-3个 窝,20分钟无口移位5-8米钓另一个窝。“丁”字或“十”字河口的交叉拐弯处是鱼的必经之地,一般选定钓位后就守着不走了。

但主河道深支河浅,设钓位于 拐角处,潮东南方向抛钩主河道,水深3米,拐过角移位5米朝正南抛钩就只有2.5米了。以拐角为主,左右5米各打一个窝,主窝无鱼钓副窝,一个窝钓 10-15分钟,深浅兼顾,无口则走有口就守。也可放弃拐角,以副代正,跳跃式走钓。

冬钓以守为主,但作为辅助手段,走钓犹如走穴。受风 的影响,有时鱼在凹岸背风处,然而凹岸水浅凸岸水深,走钓深浅之间以深为主,守中有走。风向变化,上午选位半岛状凸出部位的基部与湖岸结合处,无口,走为 上。下午风向变了,顶风边位顺风,赶快回来,钓位、钓点依旧就可能上鱼了。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