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细节决定成败】野钓过程中你还执意坚持长子线钓大鱼的做法吗?

喜欢野钓游玩的钓友们大家好!实际野钓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鱼获没有保障属于正常现象,空军也是常有的事情。所钓水域没有鱼或者是很少有大鱼,遇到鱼儿不开口等等,即使是水平再高也是毫无办法,这点毋庸置疑了。但是,今天咱要聊一聊的话题是,野钓过程中主线子线搭配和钩距大小究竟对鱼获有没有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该如何选择?作为一个野钓爱好者,也不端琢磨这些问题,感觉到,各种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问题对鱼获影响其实很大。

首先就先说说子线的长短粗细问题吧。子线与主线不同,大凡好的子线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子线越长越细其延展性越好,越有利于在钓到大鱼时不容易断线跑鱼,这点大家都知道的。正是由于其延展性比较好,所以另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柔软,子线越长越细其柔软性越好,这样在钓大鱼甚至于小鱼时,越容易入口,挡口现象越低,如果子线越短并且较粗越容易挡口。

就野钓过程中,说句实话,大鱼真的很少,尤其是手竿垂钓自然水域,各种原因导致大鱼不敢靠边,越是想着钓大鱼,却经常遇到尴尬的时候,甚至于一天也没有一口,原因可能就在子线搭配问题上了。

在野钓过程中,我也经常变换着子线的粗细长短,发现尽管子线长摆幅大些,诱鱼效果可能好些,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野钓大鱼时,往往会采用搓饵蹲守,其摆动幅度大一点是有的,但是感觉意义不大,相反,还容易出现搭桥现象挂底等,况且野钓蹲守大鱼,往往会采用钓钝些的方法,比如铅坠躺底或触底,这时候长子线在信号传递方面就存在较大问题了,不仅传递信号慢而且由于子线过长,浮漂信号反应迟钝甚至会没有啥反应,这也是为啥在野钓过程中,钓住小鱼时甚至较大鱼时浮漂没有反应却提竿中鱼了的现象,其中可想而知错过了很多提竿中鱼的机会。

相反,即使蹲守大鱼,如果是铅坠到底,短子线就是粗一点也无妨,不会出现挡口现象,至于隐蔽性差的问题,感觉影响不大,实际野钓自然水域,大鱼有警惕性,但是不会像想象中那样高,毕竟是鱼类。这样至少不会出现错失提竿的机会。

使用长子线的时候,想着应该是浮漂调高钓低,钓灵的状态下,调漂时子线稍微松弛成弯曲状最好,这样不至于出现挡口现象。

至于子线野钓究竟该多长为好,还真的不好说,就实际野钓过程中经验来看,感觉在10_15厘米左右足以应对比较大的鲤鱼草鱼等,再大的诸如青鱼还真没有钓过,不敢胡说了。

至于野钓钩距大小问题,正如多数钓友认为的那样,不是鱼钩大小决定目标鱼大小,而是目标鱼大小决定使用钩子大小。如果是大钩自然钩距大些,小钩小钩距。一般钩距可以设定为钩子长短乘以二即可。如袖钩高度为0.8厘米,则钩距乘以二为1.6厘米,伊势尼鱼钩10号钩高度为1.5厘米,钩距大小为三厘米左右即可。

另外,在野钓过程中,鱼情特别好的情况尽管不多,但是也有这种情况,如果鱼情好时,钩距可以大些,这样搭配长子线大钩距可以增加中双尾鱼的几率。钩距可以加大到四个钩距,鱼情不好,就用小钩距。

最后就是,在浮钓鲢鱼鳙鱼时,一般采用长子线大钩距比较合适。这在今年春末多次野钓过程中已经证明,采用邓刚老师说的子线长度为六十厘米对折,钩距为三个钩距大小,感觉垂钓效果不错,出现轻微有力下顿时,提竿中鱼率还是蛮高的。越是大的鲢鱼,钩距越大,目的就是为了适应鲢鱼大口吸食上钩下方溶散性饵料时,更方便将下方空钩吸入口腔。

好了,又到周末了,祝广大钓友周末野钓大鲫大鲤!弯弓不断!另外也检验一下子线及钩距大小长短不同的中鱼效果哦!再次感谢大家的点赞!欢迎加入讨论,以便我们共同进步哦!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