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自然水域还是商业鱼塘,钓鱼时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鱼钓着好好的,突然没口了!这种情况下,部分钓友会发慌。任凭自己用尽解数,鱼就是不给“面子”。
个人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发慌“乱投医”解决不了问题。想解决要从根源入手,分析了解导致诱因,应对才更容易。鱼儿在水中对食物是比较迫切的,正常情况下不会不吃食物。从中可以看得出来,鱼是受到了某些因素影响所致。接下来将以个人观点叙述,导致鱼儿闭口的原因,供钓友参考借鉴!
被钓起的鱼儿
补窝
钓鱼之前先打窝诱鱼,窝内鱼聚集多了,钓友随后垂钓。当窝内鱼儿被钓起之后,窝内鱼密度数量会变少。如果想继续有鱼钓就得补窝,适当时机补窝鱼会越聚越多。如果在上鱼快的时候补窝,鱼儿容易受到惊吓,这样就会导致突然停口。
当然还有补窝的方式不对也会造成停口,有人补窝喜欢抛入中心点。这样看似聚鱼集中,但毕竟不是首次打窝,窝内停留的鱼会被突然下沉的物料吓到,一条鱼受惊,其它鱼儿也会受惊,随后四处散去造成停口。
手捧窝料准备抛入水中
饵料
为了节省时间,钓鱼之初钓友会开制一团饵料。起初饵料的状态味型都比较好,拿来钓鱼比较符合鱼情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饵料在空气、光照、不同温度下,整体会发生质变。这些细微的变化,在人看来没有什么。但钓鱼的时候,饵料状态,味型都会发生变化,钓鱼比较难。
而且当钓友使用饵料的时候,手的温度也会使得饵料变质。“熟透”的饵料入口性不如从前,窝内的鱼儿在见到它,警惕性会提升很多。吸入饵料之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随后就会闭口不吃。为什么我敢这样说,有一次饵料开多了,钓了两个小时同样的饵料鱼不开口了。自己闻了闻饵料,味道性状发生了变化,从新开了一款一样的饵料,上饵抛竿就上鱼。
水下游动的鱼儿
天敌
钓位往往会选择有草的地方,大部分的鱼儿都会聚集扎堆在这里,它是天然的鱼窝。当然除了钓友认可这里,水中的一些食肉性鱼也会“光临”。如鲶鱼、黑鱼等,此类鱼比较凶猛,它们到来窝内鱼儿就会一哄而散。
钓草边,钓草洞窝内鱼都跑了,自然就会出现停口的情况了。用饵的时候尽量避免,加入食肉性鱼喜欢的饵料。钓友用点心,观察水面的鱼星。发现有类似鱼种的迹象,调整钓具钓法饵料,可有效避免停口!
水底吃饵料的鲫鱼
鱼液
鱼在受到惊吓之后,会分泌一些液体。窝内鱼群大的时候,其它鱼儿感受到,就会一哄而散。当窝内鱼群达不到的时候,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不过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抓鱼的时候,鱼儿分泌的液体,也许附着到钓具或者钓友手上。
所以在鱼被起来之后,尽量不要触碰嘴巴鱼鳃部位。或者是在把鱼取下来之后,从新上饵料前,用毛巾擦拭一下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渔液再次入水。毕竟窝内什么时候来鱼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闭口。
水中即将被钓起的鱼儿
气候
鱼处于水中,水中的环境适宜鱼口就好。如果环境突变就会闭口不吃,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早上气温比较低,水温也比较凉爽鱼口好。但随着时间推移,气温升高水温变化较快,鱼儿受到影响就会停口。夏季最佳垂钓时间,晚上6点到上午10点之间。
鱼在水中也需要氧气,如果氧气量充足鱼儿活跃,相反如果缺氧鱼会闭口不吃。夏季闷热天,氧气消耗量较高,当氧气少了鱼会闭口。它会选择氧气量充足的地方,钓位更换进出水氧气充足的地方,钓鱼容易的多!
闷热天钓鱼
总结
从上文可以看得出来,鱼儿闭口不吃。有人为因素,还有外界因素,其实掌握了这些,就知道如何应对了。有问题不可怕,怕钓友不动脑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