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垂钓中钓灵敏与钓迟钝经常在探究和思索。每次钓鱼都要把浮漂调来调去,试试究竟是钓灵敏些好还是钓迟钝些好。经常是一头雾水。
最近几次冬天钓鱼,有了一些感悟,自己觉得,总算有了点头绪。12月1日(室温11℃),和钓友王大禄再去荷花池鱼塘掐鱼。鱼吃口很轻。100分钟王钓到半斤左右的鲫鱼8条我钓到4条(我也用了小钩――伊势尼1号,比较上次有进步。上一周我俩掐鱼,王钓到8条,我才2条。当时找到的差距是:我的钩4号,偏大;漂尾偏粗;饵料没有添加虾粉等等)。我用的是一支小浮漂(豪猪刺浮漂),可能太小,老半天沉不下去(以后需要改大一点,下沉不要太慢)。漂尾比较粗,直径大于1毫米(没有办法,视力不好),有些小信号没有看到。我钓得比较灵敏,粗漂尾调3钓2,有几次下頓,提竿不中鱼。
大约80分钟的时候,王大禄已经钓到7条鱼,我才钓到1条鱼。心想:可能我的浮漂漂尾太粗(竿长4.5米,他用细尾漂,我根本看不见他的浮漂在哪里);可能他的钓位鱼多;可能我的饵料口味不对。脑子里乱糟糟的,胡思乱想,暗暗着急。最后20来分钟,我钓到3条,王钓到1条。为什么?因为我改了钓法,改成了钓大钝。粗漂尾调3目钓4目,在家里调漂试过,这时,坠子轻触底,子线完全弯曲松驰。钓大钝,感觉容易出信号,而且稳稳中鱼。钓大钝漂尾粗信号还是足够明显。如果一开始就钓大钝,我未必会是输家。
回想过去几次老年钓鱼协会在鱼塘比赛钓鱼。6月5日,在李家坝,室温29℃,调3钓2,下頓明显,我钓到33条,第一名。11月6日,在荷花池鱼搪比赛,室温19℃,还是调3钓2, 感觉下頓不够明显,但是还是容易抓住顿口。鱼吃口比较轻,但是有截口,浮漂还没有到位,就有加速或者下頓,中鱼率还是比较高。钓到19条,第三名。11月27日,在荷花池,室温11℃,和王大禄掐鱼,还是调3钓2,王8条,我才2条。那次除了钩的大小不同之外,恐怕主要是我钓灵敏他钓迟钝――调3钓4。今天最后20分钟,我钓大钝很快就上了3条鱼。而钓灵敏的时候,虽然有几个信号但是没有抓住。
几次钓鱼情况比较,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气温不同,鱼情大不相同,钓法也应该不相同。气温高时吃口很好,很适合钓灵敏,下頓现象也很明显。我在6月5日的比赛中,饵料雾化很好,钓灵敏,抓明显的下頓,感觉很爽,名列前茅。气温变化,到了低温时候,鱼吃口很微弱,适合钓钝。我还是老办法钓灵敏就吃不开了,两次掐鱼都是走麦城。也许,别人有“冬季钓鱼要钓灵”的经验,但是,不适用于我们掐鱼这个鱼塘,也不适用于我,因为我视力不好,看不清楚极细的漂尾。
我想,为什么冬季钓鱼钓钝容易钓到鱼呢?反复思索,觉得是有道理的。天寒地冻,鱼懒游动懒开口。我们96KaiFa源码,应该想方设法让他在“懒开口”的情况下比较顺利的吞进钩饵。用小漂、小坠、小钩、小饵、细线,毫无疑问,都是为了鱼容易吞钩。钓钝呢,子线完全弯曲松驰,避免了坠子、浮漂的牵扯,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放心大胆开口吃食;同时,卧底的钩饵比较悬浮的钩饵容易被吸入口中。所以,钓大钝信号比较多,而且稳稳中鱼。这种情况,浮漂漂尾粗一点也不要紧(对弱视者有利),因为钓的是体动漂,钓的是死口。
这只不过是一时一地的体会而已,仅供参考。鱼情千变万化,钓法也需要随之变化,万万不可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