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又和我提关于“酱层”的问题,提起这两字我都忍不住笑,都恨不得每天都有人问这个问题了,有时候到水边或者坑边,看着钓友在水边钓鱼,发现调目高了,我就会问一下为什么把目数调那么高?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这水底有“酱层”得调的高一点!就这个错误的理解,再加上调高钓低所谓的“灵敏”使得现在大部分人钓鱼时都调个十几目,钓个一两目,追求所谓的“灵敏”和解决所谓的“酱层”真的是害人不浅啊!我前面写过关于调钓的理解,正确的认识调钓,就是要板正对于“灵钝”的认识,这就是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就别妄想钓好鱼。
尤其是现在的黑坑钓,大多时候我看到的钓友,都和“神经病”一样的,嘴里振振有词的调十目钓一目,漂一动就和神经病似的“嗖嗖”的抬竿,你光知道你钓了几条鱼,不知道锚跑了多少吧?没想过锚跑的鱼都受伤了,半死不活的不开口,在窝子里乱转不咬钩吧?可是你心里却琢磨着鱼“猾”,嘴里还骂着老板不地道啊。
在这里我再一次说明一下,调高目所谓的“灵”是利用浮力平衡饵重,达到水里钓组的状态像“天平”一样的道理,可是,我们钓鱼钓的不是“灵”也不是“天平和称”我们最想钓的是钩饵入口的信号,不是人家鱼过来碰一下漂就动,然后你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提竿,鱼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吃饵有“吞吐”的习惯,你的目数调那么高,鱼一吞,剩余浮力就带着钓组往外拉,你想想这是对的吗?如果鱼的活性低,口弱点,那几乎你是更看不到信号的了,并且能看见的信号反而不是真实的,除了蹭线就是蹭线了,所以,线组保持“直立”是一种灵敏,钩饵容易“进嘴”也是一种灵敏。
一种是传统想法的调高目钓低目,一种是调低目!我一直说的理念是,不论调高目,还是调低目,都是要心知肚明的了解钓组,在保持线组直立的情况下,最小的减少剩余浮力,才是最佳!我钓鱼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容易“进嘴”的灵敏,但极个别的时候,竞技钓手会把调目调的很高,用作对付滑口与乱口的鱼情,让浮漂像弹簧一样的让鱼自动中钩,但这只是个别情况,我们平时钓鱼很少用到这种方法,还是以鱼情和鱼的状态来决定,用调高还是调低的钓组才好。
这里再次说明了一下灵敏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在说“酱层”的问题吧,在说之前我坦白的讲一下,曾经我也听说过这个理论,可是水底看不见也摸不到的,难免心里也会有疑问,可是,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实战后,我感觉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了,说到这里我已经觉得有人会说一些什么‘常年黑坑的堂子,酱层厚“或是“竞技塘里臭底了”还有“常年投粪的水库,底下也有酱层”之类的话,对不起了,你说的都是想象出来的,我目前为止唯一碰到的“酱层”只有在养殖超过十年以上的网箱上,钓底时鱼很难找饵,其余的都没有遇见过,在竞技塘里,我也多年的拼杀,从大钝到大灵都钓过,如果想你想的那样,大钝是钓不到鱼的吧!
黑坑里,我也没有遇到过酱层给我带来的问题,水库也是一样,有多少次,我穿着水裤摸索水底是什么样的,当我下去以后,发现水底的烂泥真的很软很厚,当时真担心会出现“酱层”问题,可是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问题,最难忘的一次是在一个多年喂养的水库夜钓,我下水用脚踩水底,居然有将近一米后的黑泥,当时水库退水,钓组找底也就一米水深,钓的目标草鱼个体非常大,水浅也只能用子线夹铅的方式,来过滤鱼撞线的假信号。
钓饵是鲜玉米,并且是晚上夜钓,从下竿开始我就一直担心,第一怕酱层问题鱼找不到饵,子线还夹着铅,第二怕是晚上夜钓,用的还是玉米,两种担心加在一起,真钓不到了,可是,现实就是现实,草鱼不论大小都是连杆的上,一米水深外加一米的酱层,铅还到底,玉米粒子加夜钓,照样连杆!从这次以后,我格外的注意这个酱层问题,我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词的总结是”可以忽略“!
好好琢磨一下鱼情吧,好好打基础吧,别在那用想象钓鱼了,我这些年平均每年都钓一两百天,钓过无数的钓场了,我都没有感觉这个有影响,不知道你的理解是哪里来的?为了心里的这个阴影,你把调钓搞错了,不但搞错了,还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