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钓鱼,以快制胜。钓快鱼,就必须善于钓口动漂。抓住咬钩第一时间,抓住最佳时机,才能够高速度高效率。但是纵然是高手也会有一个疑问,就是口动漂,为何会出现下顿的现象?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这个下顿的原理。
所谓口动漂,就是鱼儿刚刚吞饵入口一刹那的漂相,主要是漂尾有速度有力量的一顿。〔而体动漂是鱼儿含着钩饵抬头起身或者游走时的漂相,通常是平稳缓慢的下沉或者上送。〕
鱼儿吞饵入口一刹那,为什么会出现下顿漂相呢?钩饵卧底,在所谓盲区之外,鱼儿俯身向上吞饵〔钩饵进入了盲区〕,漂尾究竟有没有反应?
要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人人可以动手的、具有说服力的简易实验入手。
在桌面上铺一张纸。取一段线 AB。A 端连接坠子〔可以用铁钉等代替〕。 B端连接鱼钩〔可以用别的物件代替〕。坠子A上连接一段线代表主线〔也可以省略〕。
以坠子为园心、子线 AB 为半径用笔在纸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所谓的钩饵移动盲区〔见图一〕。
用手牵着 B点向上方连续移动,子线弯曲松弛,坠子不动。当然,可以想像,浮漂不会有丝毫的反应。这正好符合盲区论的结论:钩饵在盲区内移动时浮漂没有反应〔见图二〕。
在靠近B点处直立一支铅笔,牵着 B点绕着铅笔〔 O点〕横向、向上、斜向上移动。坠子一定会向下移动。不难想像,浮漂必然向下移动〔见图三〕。
鱼儿俯身吞食钩饵,钩饵进入口腔的同时也进入所谓盲区。钩饵相当于 B点,上唇相当于 O点〔图三的铅笔〕。上唇阻挡子线并且使子线绷紧。绷紧的子线必然拖动坠子。由于鱼儿吞饵具有冲击性,于是产生浮漂的“下顿”〔见图四〕。
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鱼儿吞饵时浮漂下顿的力学原因。也可以明白子线传导拉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我们想起了中学课本里的滑轮。还可以看出,下顿与子线长短没有什么关系。下顿与吞饵的力度、速度和深度有关。吞饵力度、速度、深度大,则下顿力度、速度、幅度大。反之,信号微弱。
同时,这个简单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鱼吞饵进入所谓盲区并非浮漂没有反应,恰恰相反,有明显反应〔如果有反应而不明显,可能是钓组调得不够灵敏或者漂尾太粗〕。
如果家里有大的鱼缸,也可以做一做几年前就有人介绍过的、马建华先生又提起的一个实验。用粗一些的胶管,斜向上把触底的或者悬浮的钩饵吸进胶管内〔注意,一定要吸进去〕,漂尾一定会下沉,吸得越深漂尾下沉越多。用爆发力吸入,漂尾明显下顿。胶管口相当于鱼口,阻挡子线而使子线改变方向并且绷紧、传导拉力。
我们还应该看看很不起眼的一个问题—水对子线移动的阻力。子线移动速度越大,水的阻力也越大。水的阻力作用于子线的每一点上,于是子线移动时呈现规则的弧形〔与桌面上实验子线自由弯曲而且松弛的情况大不相同〕,绷得比较紧。弧形的绷紧的子线有一定的张力,拉动坠子向下移动。水的阻力实际上相当于实验中的铅笔的阻挡作用,只不过无形罢了。正因为这个缘故,鱼儿斜向上拖动浮漂〔在所谓盲区里〕,浮漂不是上送而是下滑或者黑漂。
钓快鱼的实践让我们知道,鱼动漂动,钓组一触即发,高手识讯如神,一小时可以钓鱼300多尾。如果真有所谓盲区的制约,恐怕就只能钓慢鱼了。
实践和理论都证明,盲区论是脱离实际的当然也是错误的理论。
产生错误的原因,从盲区论作者的思维方式看,只是片面地注意了几何图形,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力学分析。不注重浮力、重力和各种情况下子线如何传导力的分析研究,几何图形设计得再漂亮,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会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