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我们这边一条河流钓鱼时,有钓友问我,他说很多的时候,他会遇到浮漂的动作特别小,难以发现,提竿时却中鱼了。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只有鱼儿将钩饵吞入嘴中后,反映到浮漂上的动作是出现明显的顿口或者送漂等大动作,提竿才会中鱼。浮漂动作很小很多时候是因为鱼儿在试探或者啄食饵料,不可能会中鱼。但是很多时候自己确实浮漂有小的动作就会中鱼,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问题主要出现在调漂上。我们钓鱼前都会先调漂,调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浮漂和铅坠、饵料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当水下有鱼碰触饵料时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的状态,浮漂就会有所反映。
但是上面所说的基础是有一个理想的鱼情和符合条件的调漂,属于理论上的可能。在实际的垂钓之中影响浮漂的因素不只是鱼,还有其它的客观因素会影响调漂。例如,在野钓的时候,自然水域环境复杂,我们的浮漂不可能调得特别灵,受到小鱼、走水的影响,为了减少假动作,总会将浮漂调的偏钝一点。这种情况下就出现问题了。
我们这里不用特别钝,子线在水中弯曲的情况下举例子,就以正常的偏钝,子线有一定的弯曲来举例,这也是我们在野钓之中最常使用的钩饵状态。当我们将浮漂调的偏钝后,在正常情况下有鱼过来吸食饵料的时候,鱼一吸饵料,产生的力就会带动整个线组,信号通过鱼线传递到浮漂,不过鱼儿只是吸食饵料,产生的力比较小,浮漂就会有微小的动作。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在实际垂钓中鱼儿不是身体和地面平行,呈直线游过来的,而是身体下倾,低头来吸饵料,当鱼将饵料吸起来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子线有一定的弯曲,所以对于浮漂的影响就比较小。当鱼儿将饵料吸入嘴中之后,它会不动,也不游走也不抬头,那么反应到浮漂上的动作就很小,可能就只是晃动一下,或者轻微的点动一下。在野钓时,很多经验不足的钓友会认为这种点动是虚假的信号,他们就只能在碰到那种活性比较好,吃完饵料就立即游走或者猛一抬头,带动浮漂有大动作的鱼,才能钓上岸;而有经验的钓友,在浮漂有轻轻一点的动作时,就会抓住时机提竿中鱼。
因此,在我们垂钓时,发现鱼的活性不高或者鱼警惕性高,比较猾的时候,而我们将浮漂又调的偏钝时,就需要抓浮漂微微点动的那一下。这种情况下想要抓鱼的正口很难,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经验。
有人觉得不可能,因为即使鱼儿吃饵后不会有其它动作,但是在它们将钩饵吸入嘴中的时候力气还是非常大的,足以让浮漂出现大的动作或者送漂。可是现实垂钓中确实会存在鱼吃饵后不动,浮漂动作会很小的情况。感兴趣的钓友在以后野钓时可以去留意一下这种特别小的漂相。当然这是在浮漂调的偏钝时出现的漂相,如果浮漂调的很灵或者是钓浮,这种漂相就不会出现了。
综上所述,如果鱼儿仅仅是吸饵,吸饵后没有其它都做的时候,在浮漂偏钝一点时,反应到浮漂上的漂相是非常轻微的,很多经验不足的钓友很难去抓住这种漂相;当出现鱼儿在吞入饵料后立即有抬头或者转身游走的动作时,浮漂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动作,这也是大部分96KaiFa源码抓到的鱼口。夏季野钓要钓顿,就是因为夏天的鱼儿活性高,吃饵凶猛,动作大,浮漂的动作大;而在冬季钓鱼或者外界环境不好时垂钓,要将浮漂调灵,是因为鱼儿活性不高,口轻,反应到浮漂上的动作很小的原因。
钓友们在垂钓时,一定要知道理论和实践是有一定的误差的,这并不是理论错了,而是因为理论中的情况是在理想状态下推导出的。但是在实践中,垂钓的水情、鱼情是受到诸多外界因素干扰的。所以我们在垂钓时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这样才能把鱼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