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淡水域中垂钓,主钓对象除了鲫鱼以外,要数鲤鱼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最强,一年四季都能钓到它。
(一)冬钓鲤鱼的优势
1、鲤鱼适应性强
鲤鱼之所以能发展成大家族,就在于它们对生存的环境条件不挑剔,无论是水质的优劣,还是食物的丰歉,仰或气候的差异,水温的不同等,都能活得自在。冬季,最能表现鲤鱼的适应特点,其对气温的适应宽泛,即使是深冬的12月和次年的1月都会在较好的气象情况下游动觅食。据笔者的经验,气温在10度左右或更低的情况下,鲤鱼都会找食吃。
2、鲤鱼活动时间长
这一时期的鲤鱼,特别是大个的鲤鱼,一反其他季节间歇觅食的常态,几乎整天都在水底活动,不过其活动的范围相对小些,游走的速度也较缓慢。这种情况表现在钓场水域常常泛起鱼泡。在鲤鱼多的水体,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水泡的情形会接连不断,最密集、最多量的要数初冬这个阶段,一直到残冬末、来年初。
3、水情较佳
鲤鱼对水情的变化很敏感,在水势多变的季节,常常出现鲤鱼难钓的情况。冬季的水情总体是好的,首先水位高,是水体面积一年中最宽广的时期,也是水最深的时期,使易惊的鲤鱼有安全感。其次水质尚好,水体经过雨季大换“血”,保持着清爽的水色和质地,使鲤鱼生存的环境更具富氧性,对其体能强健十分有利。水质好还体现在一些略有富营养的水域。由于气温、水温的相对平和,或者昼夜稍大的温差,使肥泥水底的腐殖物不易形成,从而稳定了水质,尤其对底层活动的鲤鱼的索饵产生积极作用。第三,易使鲤鱼群聚,群居是鲤鱼的生活特点,由于水深,水底覆盖了许多高坑洼塘和洞穴等复杂地形,正好成了鲤鱼的天然藏身之所,选择复杂的水底做窝,会钓到许多大小鲤鱼。第四,水温平衡期长。对于湖库几百亩、几千亩的大水域,颇具有自动平衡各层水温的功能,故一两天的寒冷是难影响到大面积水域的降温,至多对1米左右深水层产生影响,而二三米以下的水温,变化是温弱的,这可从晴好天气转为寒冷天气的一二天内仍可从深水区钓到大鲤鱼得出结论。
(二)怎样钓鲤鱼
有人说,鲤鱼比鲫鱼还好钓。笔者的感觉是,鲤鱼是最难钓的一种鱼,最有说服力的是科学家们作出的结论:鲤鱼是动物类中最聪明的动物类之一,实际垂钓中也是这样的。在湖库中,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扯到几十条、上百条鲫鱼,但却很少钓到几条、十几条鲤鱼。冬天里的鲤鱼个体大、肥壮,更难轻易钓到它们。
1、找鱼窝
(1)连晴几日后找窝:冬天连续几天,南方的气温可保持在20度以上,水温也不低,正适合鲤鱼游动,而且会向一二米深的浅滩游来。所以主钓水位应偏浅些,那些有水草的边缘和宽敞的草堂、梯田相连的踢脚、斜缓土坡的敞水处等都可做窝试钓;而在大片肥田淹没后的几十厘米深处看水色即可辨鱼情,色浊即可下饵,反则弃之。当然也可钓深水区,在上千亩的大水库,选择5~10米的深水,用连续投诱饵的办法,亦可守钓到大鲤鱼。
(2)阴天找窝:分两种情况找。阴而不冷时,一般出现在晴转阴的初日至次日,只要水不怍手,同样可在较浅处做窝,有坑埂的地方更佳。阴冷时,气温下降,浅水必冷凉,需要找二三米至五六米的深水做窝。
(3)连阴转晴后找窝:初晴的头一两天,浅水区水温较低,必须在深水区做窝,因为浅水水温的上升需一个过程,所以鱼不会一遇天晴就上浅滩。另一种情况是,数天暴冷,连深水区也深受影响,即使初晴也难以钓到鱼。
(4)鱼中找窝:冬天,南方下雨多是小雨,气温不低,鲤、鲫活动较活跃,适合在较浅处做窝。但雨后气温必降,即不宜在浅水钓。
2、适时垂钓
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深,下竿垂钓的时间亦有别。
(1)气温正常或偏高的情况下:在浅水域做窝,如初冬阶段,只需过三五十分钟即可去钓;如晚冬时节,至多也在一二小时既能下竿扯鱼。而深水区的窝,水愈深需要等待的时间愈长,许多时候是上午撒的窝,下午才会有鱼来咬,所以要求一次投饵要足量,而二三米的深处,在两个小时内去钓较为适宜。在上述情况下,鱼咬钩的信号还是明快的。钓法上,传统底钓更适应鱼情,一般漂子传来的动作多为闷漂,只要把握好漂子全部入水后提竿,会钩牢鱼嘴,加之冬鱼的挣扎力弱些,成功率更高。
(2)气温低或寒冷的情况下:在浅水区域除了正午时分可试钓一两小时外,其他时间均为应以钓深水为主。在短期阴冷时,深水区受气温变化微弱,特别是五六米深处,即使空气的寒冷程度达到穿饵的手发僵,水底之鱼仍照常吃食。不过,此时应长时间守钓,最好提前几天连续喂窝。当然在湖库守钓大鲤鱼,除了毅力外,还要熟悉钓组的运用,有经验的钓手会把露出水面的漂子调高,而且用的是粗大的醒目漂,挂的饵也耐泡,可一两小时不换饵。所以守钓无需目不转睛,只要不时看一下漂即可,即使有鱼拉漂,慢半拍也无妨,照样钩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