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今的钓界,鱼情的不同,在技法上炯不相同的竞技钓与休闲钓的界限也愈发朦胧。竞技钓融合休闲钓出现了“跑铅”、“小跑铅”,休闲钓也借鉴了竞技钓的调钓理念,出现了钓“一标深”、“钓过程”。
尤其是一些休闲钓的“黑侠”们,不断的“发掘”黑坑技法,对上“坑主”、“塘主”们的生财有“道”。可谓是针尖麦芒,各领风骚。尤其是浮钓鲫鱼引入至今,其技法已多为钓友们所熟识,此中高手,枚不胜举。本人也痴玩几年,得一左道旁门——拖钓鲫鱼。现拿出博钓友们一笑。
拖钓。顾名思义,就是用竿子拖着钓。由于拖钓源自浮钓,顾其在技法上几乎与浮钓难分彼此,只是在调钓上有了些许的变化——这些变化我是借鉴了底钓“逗”鱼的理念。我们经常在垂钓的过程中遇到由于水质发生变化、坑底浆层过厚、鱼类受惊起浮等原因,使鱼轻微离底,并对触底的鱼食“不闻不问”。
究其根本并非是鱼儿食欲不佳,而是被逼上浮且吃口变轻了。这时候,我们经常采用钓离底和“引逗”之法来钓获它们——“以动治离”!这也正是拖钓的本质所在。接下来我就讲讲拖钓的使用方法:
首先,拖钓的配置
1)竿子最好使用硬一点的
目的:刺鱼迅速、领鱼快捷。
2)浮标首选粗短身、竹(钢)脚、软(硬)尾
主、子线尽量接近——同号或“倒拉牛”(子线略粗于主线);子线长12公分、钩距2.5——3——是为了始终保持一钩离底、增加中双尾的几率(这在钓水皮、半水时最为明显);钩采用细条钩,钩型略大于平时底钓用钩(本人多采用千秋伊豆细3#)——最好根据实际鱼情选钩,略大是为了让鱼不易吐钩。
3)饵料最好采用清淡(微腥)的
在饵料配好加水前,分出2/3用来搓,主要是为了抽窝、引鱼、留鱼之用,一定要注重溶散性。也可加入些雪花粉来调整一下状态,使之更能发挥诱鱼的效能;剩下的1/3适当多加拉丝粉——增强附钩性,开饵时水也要多加点儿,让食软一些——增强适口性。
具体的使用方法
1)调目
先空钩调平水(软尾)——用于1米以内浅水或钓水皮;空钩调2目(硬尾)——钓半水、离底。降低调目是为了更快地捕捉鱼口讯息。而且,由于是拖钓,主线经常处于绷直状态——浮标会受到轻微的牵制(钓组的灵敏度会有减弱),降低调目能适当的弥补一下这个缺点。
2)初钓目
不挂饵找底1目(软尾);3目(硬尾)——多找几次。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压水线,且要底钩挂饵验证。不挂饵找底是为了保证始终有一饵擦底(或触底)——毕竟钓底是我们首选的出发点。而且确定水深,也是我们因鱼情做应变的关键依据。
3)找好底后,开搓——抽窝
具体是:抛满竿(压不压水线均可),在浮标下降到初钓目——1目(软尾);3目(硬尾)时就起竿,重新来过。如此反复,旨在抽窝、引鱼。
4)当发现浮标多次出现底部接口或有鱼上钩后
开拖:换拉饵。抛满竿,不压水线(类似打浮),端着竿子、盯住浮标,当浮标即将下落至3目(软尾)/5目(硬尾)时,轻轻的用竿尖子绷住劲儿,让浮标尽量停留在2目(软尾)/3目(硬尾),并向顺手一侧轻领——稳一下,再松点劲儿让浮标落回1目(软尾)/2目(硬尾),再绷住劲领一下,再松。如此反复3——4次,无口的话,起竿换食。注意:最好始终保持浮标不低于1目(软尾)/2目(硬尾)。
5)拖钓期间
如发现浮标轻顿、上送(鱼讯多出现在一拖一送的交叉点上。若出现在领〈拖〉的时候,建议:不要起竿,容易跑鱼惊窝;若在送的时候出口,提之没商量),应立即发力轻挑,即可领鱼出窝:)。如在拖钓过程中发现鱼讯渐稀,则换上搓饵抽几竿。我一般是上个5——6条就搓两竿——搓不在钓而在诱、引、留。
此法经实践,已多次助我“爽”极无限。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运用起来还是需要多多练习,方能得心应手。如果是按照我所说的调钓方法,本人在实践中总结了三点应变之法大家可以借鉴(也不一定对)。
调钓应变之法
1)如送口过多
则以1个太空豆为单位,一点点的下移浮标,使之变为顿口。(个人习惯,抓送口跑鱼居多)。
2)如顿口无鱼或跑鱼多
则上移浮标钓钝点儿(移动方法同上)。切不可增加铅重!
3)如送口中鱼、顿口无鱼,或有口无鱼
则修剪铅皮至有口有鱼。再出状况,只要参照1、2两点基本上就能解决。
好了,以上的方法,相信大家从中不难看出:这是在钓底和离底鲫鱼。用它对付水皮鱼、半水鱼又会怎样?经过我的实际运用——效果同样不错!尤其是钓半米左右的浮鱼(比如:白条、鲢鳙)比钓离底更为有效。
原因分析(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1)我在平时的垂钓过程中发现
上鱼的鱼讯多出现在饵料刚刚到位,也就是多数出现在浮标刚落到(或快落到)钓目的时候才出现的,而且中鱼率是非常的高。这跟钩饵和坠在下落到位的过程中的两次摆动有关:在铅坠未降到浮标正下方之前为一摆——此时饵料是在坠的上方的。标、坠、饵三者是成对勾“∨”型的。这时如有鱼索饵,讯息的传导将会大打折扣、不够真实。
所以,很多钓友主动放弃截口讯息恐怕就是这个原因。而当铅坠到位后,饵料的下落为二摆——几乎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只是由于8字环、子线的牵制变成钟摆式下落“ㄟ”而已。如此时有鱼索饵,鱼讯就变得及时、准确了。
但是,这个钟摆式(二摆)下落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我采用“拖钓”,就是为了延长这个时间。主、子线接近:就是为了使钟摆的“摆臂”更长;绷着尖子:就是为了延长饵料到位的时间;领完又松:就是为了使这个摆动更接近于自然;多次领动:就是为了让饵料行将到位前再次“摆”起来。
2)我还有个想法
鱼除了对味道敏感以外,由于人工喂养或自然环境的影响,它对于动态的物体,兴趣也是很浓厚的。尤其是养鱼塘出来的鱼,抢食渐成习惯(不抢吃不到)。因此它对动的东西“先尝后买”是极有可能的。不“逗”不吃的现象在练竿池也是经常会遇到的,不是么?
好了,胡言乱语了许久,还望钓友们多包涵,若大家觉得有可取之处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