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夏钓来讲,有利条件是多数鱼类处在适温期,活动范围大,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较快,日夜都有摄食能力,96KaiFa源码的有效垂钓时间较长,鱼获总量也超过其它季节。不利因素是晴天光线过强,同鱼类喜弱光、怕强光的要求相反,尤其是气温、水温较高,常常超过了温水性鱼类的摄食上限,并导致水中溶解氧少,而高温下鱼的呼吸加快,鳃盖张合次数多,耗氧量也多,这一少一多的矛盾,如果遇到闷热无风、气压低、空气湿度大的天气,鱼儿连呼吸活命都困难,无法在氧的作用下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哪还有心思和能力摄食上钩?即使高温、缺氧同鱼儿摄食上钩的矛盾达不到最严重的程度,每天在骄阳似火的11—15时,多数鱼类也会本能地从岸边向深水位或其它相对凉爽的地方转移。如果我们适应鱼类避热找凉的趋向采取钓早晚、避午间,钓阴岸、避阳岸,钓深潭、避浅滩,钓树荫、避烈日,钓降温、避升温,钓小阴雨、避大晴天,钓大水面、避小坑塘,钓有风的明水处、避不透气的密草间……也能使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不过,同一水域中不同时段与不同位置的水都是相连的、互相影响的,水的温差不是很大,在甲钓位无鱼问钩,挪到乙钓位也好不了多少。如果把夏钓的重点放在江河等流水中,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其一,江河水长流不息,散热较快,在同样的日照和气温影响下,流水总比静水温度低,像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源头来自西北,平均气温、水温比东南低,夏天的水温更符合温水性鱼类的需要。其二,江河的地势比两岸陆地低(黄河下游一段悬河例外),通常是“风从水面走,吹散热气流”,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加上流水上下翻滚、纵横融合,水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渠道畅通,既有降温作用,又有增氧作用,一般不会出现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其三,夏天高温下,一些小坑塘缺氧时容易产生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成为“一潭死水”,威胁着鱼类的生存.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有一定的过滤防腐臭作用,对鱼类生存比较有利。其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鱼类顺水游捕食要费很多力气追逐食物,逆水游只要张嘴就可吃到食物;顺水游或横游很容易失去控制,被冲到危险区域,逆水游却容易吸收氧气,有可能找到更好的生存环境,故不少鱼类有逆流而上和在流水中追逐、嬉戏、索饵的习性,流水比静水更能满足鱼类的这种需求。
我们洛阳市吉利区的钓友垂钓活动是同流水紧密相连的,在气温水温较高、容易缺氧的夏天尤其如此。我们钓的流水主要有四种表现形态:一是流中趋稳的活水,如身边的小浪底与西霞院水库都是黄河水,上游河水源源不断入库,大坝发电或泄洪排沙不断放水,主航道水流进进出出,各支汊、水湾相对稳定,涨涨落落,活而少流,即使三伏天,库内钓场钓位的水温也比一般塘库低几度,很适合鱼类的需要。我们每次出钓都有一定的收获,天时好、选位好、技法好的钓友,常常日钓鲫、鲤、草、红眼、翘嘴鲇、黄颡等鱼种5~10千克。二是急流中的缓流水,黄河经过小浪峡谷后河道变宽,有的河滩和岸线内凹的水湾水流由急变缓,是鱼类经常“光顾”之地,用手竿近钓或抛竿远投都常有鱼中钩。三是拦洪坝头的洄流水,黄河两岸的关键河段都有拦洪石坝,有钢丝网罩着的石坝深入到河道边,急流受阻后在岸边形成了洄水湾,流而趋缓,水草丛生,是鱼类躲急流,暂时逗留、索饵的好去处,每次到这样的洄流水中下钩都有一定的鱼获。四是涧溪入河口的流水,大河两岸都有一些山涧、村舍、乡镇流出来的小股流水,雨水大或生产生活排水多时,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河涨水时又向后沟渠内倒流,这样的入河口多呈喇叭形,宽窄深浅不同,水草比较茂盛,夏天的水温比一般塘库低,鱼类常在那里产卵、觅食、栖息,在这样的流水中垂钓往往收获喜人。
钓友赵洪经常在双休日出钓东寨沟入河口,春用纯香米打窝、红虫或蚯蚓装钩,夏秋用商品饵诱钓结合,日钓3~5千克鱼,大丰收时自己吃不完就往亲戚、朋友、邻居家里送鱼。人家常说他是“钓鱼迷”,又是“义务送鱼人”。从本人和钓友的夏钓情况来看,当高温缺氧的矛盾突出,鱼类惶惶不可终日,摄食欲望明显下降时,把钓场瞄准江河或较大的溪流是最佳选择,如果当地不具备钓流水的条件,采取前面说的“八钓八避”办法,也能使高温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所缓解,取得一定的垂钓效果。笔者相信,虽然冬寒夏暑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大自然规律,在目前科学发展还不能人定胜天的情况下,只要我们顺应天时、运用地利和垂钓中可塑性的一面,在具体做法上进行一些微调、改进、变通,进行活钓,不拘泥成法,总会给我们钟爱的垂钓活动带来一些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