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海竿串钩钓草滩,乍听肯定大吃一惊。因海竿串钩本来就线长钩多,爱招惹麻烦,怎么还专门到草滩中找事?近年来经本人反复试验,实践证明它不仅是可行的,并且效果独特。
一、客观现实的可行性
在我地水库的沟湾河道中,常年可见生长着一些如菱角秧等的漂浮水草,将水面覆盖得密密麻麻如铺绿毡。明知其下有鱼,但因密不透风而无从下钩。这里成了鱼虾的自由王国和世外桃源。但深秋后,由于西北寒流的侵袭,原生长茂盛的水草,随着气温骤降而死亡,有的叶烂茎折,有的落底成泥。
这种草滩,虽在严寒的摧残下日日衰落,但互相勾连遮挡,水温仍高于开阔水域。且滩中散落着秋后的草籽禾粒,游荡着水陆昆虫,自然成了准备向深水迁涉的鱼群—尤其鲫鱼,暂时停留索食的栖息之地。因近岸天寒水冷无鱼可藏,漂浮于远岸的烂草又基本沉没于水层中下,在这等寒而可居,饥而有食的优惠条件下,鱼类怎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但面对越迁越远的鱼群,手竿鞭长莫及,显然没了指望,然而海竿却正好派上用场。因往日望草兴叹的那些担忧,如今已随风化解,即使再遇挂钩绕线这等烦心杂事,也完全可毫不费力地扯断或连茎拖出。满地银霜的秋末,这岂不是最好的机遇和不二的选择。
二、时间、钓位、钓点的选择
在此环境中下竿,最佳钓期是我地从“立冬”后菱秧腐烂的半个多月时间内,待沿岸结冰,鱼群大幅深迁后,趋向结束。出钓时间,因海竿串钩投掷远,涉面宽,所以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除寒流大风外,不论阴晴雨雪,任何时间和天气均可出钓。尤其一天中的清晨,效果最好。久暖乍寒时的天气突变,当气温下降水温波动不大时,常有奇效。
钓位选择,适宜坐北向南,或坐西北向东南的阳面滩湾,此地背风向阳,水温比阴面略高,秋冬间鱼群相对集中稳定。钓点选择“三个结合带”。
1. 深、浅结合带。
2. 明、草结合带。
3. 稀、密结合带。
综合归纳最佳点位在深浅交界的草边。因无草无鱼,草多既不利下钩,又不易起鱼,只有此地三方之利均占。当草滩较大探边不易时,可选密草中相对稀疏的中央。
三、钓具及钓组
1、竿
比较适合于串钩的,是介于软硬之间的中调海竿。竿长以2.7-3.0米为宜。因深秋主钓鲫鱼,且点位普遍较远,竿软不利远投。又因钓法主攻草滩,挂钩几率较高,虽能任意拖出,不致损钩断线,但竿软拖拽无力,不便操作,竿硬又鱼讯不灵。二者兼顾,软硬取齐,折中为宜。竿数3~4支足矣,多者鱼旺时无法照应,少者钓效不佳。
2、线
主线2.5号,连接线2号,绑钩脑线1.5号。这些均做参考。草中钓线粗点影响不大,为保险起见,也可上调,尤其连接线。
3、钩、坠
深秋之后的鲫鱼,索食不勤,吃口小而轻,钩不宜大,以等同于伊势尼5~6号为宜。串钩布局:因在烂草滩中下钩,难分泳层高低,鲫鱼摄食碍于杂草阻隔,有时攻上,有时取下,穿插于隙间,上中下中鱼的机会都有。所以串钩高度,不能拘于只贴近底泥,要适当放宽。
一副串钩可拴4只左右小钩,连接线总长最好不超过60厘米,以利抛钩出线。绑钩脑线,以往那种从底到上逐步加长,尽量使每钩接近水底的排列方法,不可再用。因线长在水中极易与草绞搭,鱼咬钩时反应不灵,故一律采用等长等距的阶梯式排列。
钩距10厘米上下,脑线5厘米左右。钩前置固定坠,重量30~40克。但坠与最下之钩的间距,要视底泥厚度而定,否则随坠下陷,等于废钩一枚。衡量间距是否适当,看钓饵现状便知,如长时间无鱼问津,则需调整。
四、钓饵应用
串钩用饵基本要求:既要具有诱鱼的积极效果,又要耐溶耐啄,且抛投中不致分离脱落。草滩钓鲫更为挑剔。常用面团等素饵,已不具优势,因甩脱挂落后,悬垂于水中的会是几只空钩。况且天寒水冷,鱼对素饵已不买账,较为青睐的是蚯蚓、红虫。
但小小红虫挂钩劳神费力不说,隐于草缝很不显眼。此时最佳者只留蚯蚓一款。但使用时要挑选如太平二号等色泽鲜红的优良品种。
装钩方法:
1.整条。从头处穿入,让其首尾在水中自然蠕动,以“活”制胜,但不宜太大。
2.截节。选取较大者,截取前段挂钩。因断口体液的浓腥,颇具诱鱼特色。两种用法,各有千秋,然而在垂钓中不论哪种挂钩方法,每次收竿后都要多检查,勤更换,一来以保持钓饵的鲜活完整,二来防止拖挂时钩尖外露。
五、钓法与操作技术
海竿串钩钓草滩,以前涉及较少,可见有一定难度。为防止挂草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除在选点上有特殊要求外,钓法与操作技术也需要相互适应。
一、广种薄收,找鱼下钩
此钓法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找鱼。在平坦明亮水域,探鱼迹,找鱼群,一般的方法是:
1. 扇面布点
即将几支海竿分不同方向,不同远近,以扇形打出,哪里发现连续上鱼,就将几支海竿集中投向聚鱼水域。此为横向布点。
2. 沿线探位
专用一支海竿,在不同方向上打出探路,如无鱼咬钩,随即摇轮收线,收收停停,走走探探,在纵向的运动中找鱼,这是动态钓法的翻版,这种方法在初春深秋鱼懒少动时,具有明显优势,如与前种搭配,效果更好,所以多年来成为海竿串钩找鱼的首选。
但如今却不得不放弃。因水下暗草不知何有何无,线随竿动,钩上常会裹挟一团杂物,即使中途有鱼,钓饵也难被发觉。况且运动中拖拖拽拽,磕磕绊绊,极易将钓饵挂脱。因此找鱼方法,只能在前一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改进使用。
即按照选点要令,以扇面打出,随即将线轻轻收紧(切记不可用力过猛,否则钓饵即使不脱,也难免钩尖外露而影响吞食),固定后细察其情。如等待一阵依然不动,即须收回重投。每竿以此类推,直至找到鱼群,方将数竿集中。这样虽苦又累还效益不高,但环境所限只能如此。
二、优化钓组
提高投竿命中率和上钩率。海竿串钩用于草滩,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一是投竿要远,落点要准,做到哪里有鱼就能打向哪里。二是入水后的钓组反应要灵敏,鱼讯清晰,不致贻误战机。
从实践中看,竿长竿硬,铅坠重量匹配得当,即可投远并便于操作。但这种组合鱼讯反应迟钝,短竿软竿,在重坠的牵引下可将信号放大便于观察,然而又不易远投,可见两者间矛盾重重实难兼顾。
解决的途径,首先根据现实的需要,选择长度和调性相适应的钓竿(前面已做讲解,不再赘述)。其次调整铅坠配重,使之与竿性适应。衡量的标准是:压弯竿尖,产生相应的弹性。但不可压得太低。坠太重除入水声大惊鱼外,阻力增大操作不便。太轻竿身下弯达不到弹性最佳点,除反弹不足,投掷时钓组飞行乏力外,钓线松塌,影响鱼讯传递。
坠重30~40克仅是提供了一个参考范围,要量 “竿”而行。还有一点须引以关注的是,水下草多,落坠后除本身重力外,还会在草的牵绊下增加另一种阻力,因此坠的重量能减则减,这样不仅对远投有利,同时对减弱声响避免惊窝更有好处。连接线总长在满足绑钩要求下,同样越短对出线越利。
影响投掷除客观因素外,还有操作者体力与技术的主观因素。解决办法,一是因人而宜选择钓具。二是勤学苦练逐步完善。尤其对抛竿中压线手指松放时间的掌握这一关键技术,更要细心揣摩,耐心体会。
三、辨竿尖识鱼讯
巧扬竿稳收线。海竿串钩以竿尖代漂,识别鱼讯便成了一门学问。影响鱼讯传递的因素,除钓具与钓组外,还有架竿姿势。各种不同的架竿方式,其主要功能自然是为了稳定钓竿,但也不能忽视它在鱼讯传递上所起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方式效果差别还很明显。
在此最好使用长型支架,因竿身整体悬空后,竿尖特别灵敏。但不宜架得太高,要设法压低竿身,使串钩尽量贴近底层,处在鲫鱼索食的有效范围内。如此既可减轻钓者在仰视中产生的视觉疲劳,同时也便于观察。
串钩咬钩信号,大致有以下几种:
1、连续小幅微颤。多为小鱼所为,深秋少见。
2、间歇而不规则的轻微点动。这是较为常见并普遍的,尤其在竿软坠重的情况下,这是标准的咬钩动作。
3、回线。原靠铅坠重力绷紧的钓线,突然回松,竿梢以微弯状恢复到自然伸直。这也比较少见,因水下不畅,咬钩后游动不大,即使偶有出现,回线幅度也较小。
4、猛然地有力一顿(即突发性的单点头)。这是在草滩这一特定环境中,较为常见且典型的咬钩动作,尤其竿硬时表现更为突出。因杂草阻隔,前期信号微弱而不易发觉,当表现明显时,说明多是大鱼并已将钩吃死。
及时而准确地扬竿,恰当而正确地收线,是提高鱼获的关键。基本原则是:快抓竿,稳发力。不论哪种信号出现,只要明确,就不得迟疑。因深秋鱼不太活跃,虚假信号极少。操作要领:先以抖腕之力将钓线迅速绷紧,感觉沉重判断中鱼后,再轻轻摇轮,徐徐收线。
不可猛收,不得急拖,以免拽脱,防止惊窝。尤其中途被草拦截后,更不可性急,要依势周旋。如扬竿后发现无鱼,也没必要停竿再等,因在草中起钩,蚯蚓在扬竿的瞬间,多已挂脱或挂断,等待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所以信号不明,宁可再等,不可打草惊蛇,反正串钩饵多,还有中钩的机会,同时也免得往返无功。
冬季海竿串钩钓草滩,这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钓法,虽然普遍性较差,但却填补了年终空白,增添了淡季野钓乐趣,其价值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