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提到脑线长短最好在3~15厘米左右比较适宜,但台湾有一种长脑线垂钓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脑线有46~49厘米(0.4-1.5尺),钩、坠均在水中。经过我们一些钓友的实践,发现这个钓法的效果同样很好。因此对我们用短子线的传统观念也有所改变。下面笔者就来讲讲这台湾的长脑线垂钓钓法吧。
长脑线的反映灵不灵敏是相对而言的,并不存在绝对性。它的前提是水线长短是否适宜,台湾钓法多采用一上一下两个鱼钩(距离3厘米左右),只要下面的鱼钩刚到水底,鱼漂反应就会灵敏。关键是需要确切弄清垂钓地点的准确深度,再调整好钩、坠和鱼漂的距离,这是使用长脑线的关键。
使用长脑线调整水线十分麻烦。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在下钩前,装好鱼漂,先不装脑线,先在线端夹一重物,事先试好各钓点的水深及每一钓点附近是否平坦。根据实际深度,装上脑线并把浮漂下移至脑线的长度,再拴饵垂约。
另—种办法是把重物夹在下面一只钩的根部来试测水深,此法多在更换钓位时应用。如果鱼钩抛入水中,鱼漂没有什么反应,并不说明水线合适,因为也可能是新钓点较原来钓点水浅,必须把漂适当下移后再试,直至漂高度小于正常髙度时,才能试出实际水深。
台湾长脑线钓法的风线或竿尖是在水中的,因为这种方法,单钩在水里,坠和上钩都悬在水中,很难定位。风线若在水面,稍有微风,就会漂动,很快把鱼漂拉离鱼窝,所以风线入水,可使鱼漂保持较长时间定位。
长脑线,鱼在吃食时不论是抬头向上或平拉游走,只要饵的运动不是严格沿悬垂脑线的轴线方向向上,就不会出现送漂,反应在水面上则是漂在抖动式下沉,这时为最佳的提竿时机。
长脑线垂钓讲究取得“自然”。一般采用小钩(丸袖4~6号或伊势尼521,520号),细线,线分两段。上段为主线,较粗,下为脑线。连接器又是鱼坠,由于脑线细长’摆幅自然大’鱼咬食方便,且易入口’又称之为幽灵钓法。
坠环合一的优势在于不会因脑线细,而损坏鱼漂和坠。保持一钩着地,一钩悬空也是成功的关键。在下钩动作上也应注意,正确的方法是,右手握竿(竿长4.5-5.4米〕,左手抓住连接器,把很软的竿梢拉成弓形,双手轻轻向前一送,加上竿梢的弹力,把连接器和钩送至正前方水中。
开始时,鱼漂平卧水面,随即把竿尖插入水中,待饵钩、连接器下沉拉动鱼漂直立时,马上抬竿拉线,待鱼漂下沉,饵钩着底时,再把鱼竿向前推一下。使漂与钩在同一垂直线上,再把竿放在竿架上。
长脑线垂钓用饵要求精制,诱惑力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台湾多用蚯蚓、果物、粮食,经冷冻、干燥、提炼、混合精炼。这种饵料用水调和成红色,像嘴唇和耳垂那么柔软,入水后分量轻,香味浓,逐渐溶化成雾状,有造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