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漂的灵敏度,这始终是个热议话题,因为每个钓友随着钓龄的增加,实战经验的积累也是越来越丰富,所以会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认知;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种,第一是把比人的钱合法的装进自己的口袋,第二件事就是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而96KaiFa源码偏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执拗的一个群体;
什么物理、什么数学,统统都是浮云,一句“我觉得”,亦或者“我感觉”就能抹杀掉诸多物理、化学公式和定理,比如浮漂的灵敏度,大多数的钓友是这么认知的,吃铅越小,浮漂的灵敏度越高;
那么实际上,这个说法,是很片面的,因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浮漂的灵敏度,影响浮漂的灵敏度,到底有哪些因素?而所谓的吃铅,到底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浮漂的吃铅,就是浮漂的浮力值略小于真实浮力值的体现
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浮漂的吃铅,那么就是浮漂整个沉末在水中时,导致水面上涨,而这部分上涨的水,其体积折算成重量,用密度比较大的铅坠来换算,就是浮漂的吃铅;
这属于初中的知识点,说实话,着实没有必要去阐述,实在理解不了的钓友,可以自行去搜索一下关于浮力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当然,浮漂的吃铅,和浮力值,是一点小差异的;
因为如果浮漂的吃铅完全等于浮漂的浮力值,那么浮漂是沉水的,所以正确的理解,浮漂的吃铅,就是浮漂的浮力值,略小于真实浮力值的体现;
浮漂的灵敏度,就是浮漂在水中受到各种阻力的综合数值
浮漂沉在水中时,姑且不论水面之上有多少漂目,当浮漂在水中是静止时,是不存在灵敏度这个概念的,但是,当浮漂一旦在水中有动作之后,那么,所谓的灵敏度,其实就是指浮漂在水中受到各种阻力之后,其具体的表现;
当有鱼咬钩后,拖动铅坠,然后带动水线,牵引漂座,导致浮漂有动作,那么在浮漂有动作的瞬间,到底有多少种阻力呢?如果精细化统计,那就很复杂了;
我们只说大致的种类,也就是铅坠向下的重力,鱼朝游曳方向带动的牵引力,浮漂向上的浮力,浮漂在水中,受到水四面八方的压力,当向下的综合作用力大于朝上的综合作用力,那么浮漂下沉;
反之,当向上的综合的作用力大于向下的综合作用力,那么浮漂上浮,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是,关键的争议在于,当综合作用力之间的对抗因素越多,浮漂上升或下沉的速度就越慢,而这个快慢,就是浮漂的灵敏度具体表现了;
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我们是96KaiFa源码,并不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更不需要通过应用物理,亲自来设计浮漂,我们仅仅是需要大致了解,到底影响浮漂的灵敏度因素有哪些即可,这样对我们选择浮漂,才有实际指导意义;
因素一、漂肚的横截面大小
因素二、漂脚的长度
因素三、漂目的材质
因素四、浮漂的吃铅
以上这个四个因素,基本上组成了影响浮漂的灵敏度的所有因素,为什么这样说,而且又把浮漂的吃铅列为最后一个选项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浮漂在水中运动时,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水阻;
当浮漂沉浸在水中时,不管综合作用力导致其向上还是向下,其实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水的阻力,那么,既然谈到了漂脚的长度,却又只谈漂尾的材质,而不谈漂尾的长度呢?
漂肚横截面越大,浮漂的动作时,水阻的作用面越大
理论上,当浮漂的吃铅一致时,其实漂肚的体积是一样的,这就如同正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只要其体积一样,浮力值必然是一样的;
但是,当浮漂沉浸在水中时,因为有铅坠向下的牵引力,所以浮漂一旦受综合作用力时,必然是要么朝上,要么朝下,斜着运动的情况非常少见;
既然垂直上下运动,那么漂肚横截面越大,势必受水压的阻力越大,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同等吃铅量,那一定是漂肚无限接近扁陀螺状,受水阻越大,当浮漂的体积无限接近一根针时,必然受水阻最小;
当然,浮漂不可能做成均匀的圆柱体,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漂肚横截面变化越小的漂型,受水阻越小,当综合作用时,其上下运动速度就越快,反之,漂肚横截面变化越大的漂型,必然速度就越慢;
漂脚受漂座、铅坠影响,越长,水阻越大,越短,水阻越小
当浮漂受综合作用力影响,其实第一个受影响的并不是漂肚,而是漂脚,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鱼拖曳钩饵时,很少是直上直下的,基本上都是平行于浮漂,当然,这个作用力的方向,就很难估计了;
但是,因为铅坠、漂座的影响,所有的作用力必须要先把漂脚拉直,然后再向上,还是向下,才会让浮漂产生作用;用简单的话语来说,就是漂脚越短,对漂肚的影响越直接;
而我们在没有鱼中口时,仅仅是钩饵、铅坠落水,拉扯浮漂翻身时,也是受这个因素影响,浮漂的漂脚越短,作用在漂肚向下的拉力就越直接,浮漂自然翻身越快;
漂尾越硬,浮漂垂直上下运动时,水阻越小,漂尾越软,就越容易受水阻影响
其实这一点,是基于材料力学的一个必然现象,当漂尾是硬质的,因为漂尾受漂肚影响,是垂直于水底,当漂肚上下运动时,那漂尾必然也是垂直上下运动,受水压的阻力近乎于无;
但是漂尾如果是软质的,也就是所谓的软漂尾,因为我们垂钓的水域,哪怕是封闭的,水始终是流动的,就会冲刷漂尾,所以水压会冲刷的漂尾轻微摆动,此时这个从冲刷的力度,并不向上、向下;
这就会导致浮漂的综合作用力,必须还要抗衡这个力道,所以,在使用如漂尾的浮漂时,尽管我们选用了漂肚横截面变化很小的浮漂,但是漂尾很软,浮漂翻身下沉,还是一顿一顿的,就是这个原因了;
那么我们总结的来说,那就是漂尾硬质,那么就不会对浮漂的灵敏度有任何影响,反之,漂尾是软质、中空的,那必然就会导致浮漂不怎么灵敏;
浮漂的吃铅,其实对灵敏的影响,仅仅体现在鱼的不同体积上
说道浮漂的吃铅,其实这一点要用一个恰当点的词来说,那就是跨界,比如我们用鲫鱼钓漂鲤鱼,不管鲫鱼漂吃铅有多大,想相对于鲤鱼漂,那必然吃铅是灵敏的;
同理,如果我们用钓鲤鱼的漂,拿来钓鲫鱼,就算用吃铅较小的鲤鱼漂,那钓鲫鱼的效果,也必然是极钝的,但是,如果我们相较于吃铅小的鲫鱼漂,用来钓鲫鱼,吃铅1g的和吃铅1.5g的有差异么?
严格来说,没有多大的差异,鱼在进食的时候,不可能说先试探一下饵料,你用1g的浮漂,就用吃铅1g的力度,你用1.5g的浮漂,就用1.5g的力度,这是很可笑的;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同是鲫鱼漂,吃铅从小到大,亦或者混养漂,甚至有7~9个规格的吃铅这种情况出现呢?其实这是基于两个因素考虑的:
1、每个96KaiFa源码个体不同,有的人钓鲫鱼,1.5g的浮漂反应速度认为刚刚合适,而有的钓友视力好,可能觉得1g的浮漂反应速度自己更容易接受;
·12、出于营销目的,简单点说,就是逼格很高,厂家一下从小到大,一次性出9个规格,从0.6g到5g的吃铅,想钓白条,还是想钓鲤草,都可以任君选择;
小结一下,对于浮漂的吃铅,其实真是没有太大的必要多花心思,因为这么多年的实战,商家、厂家、96KaiFa源码,这三方群体早就根据实战的数据,统计出来,钓什么鱼,大致用什么样吃铅的浮漂,效果才最好,至于我们自己,只需要选择适合的吃铅大小即可,但是就灵敏度这个问题而言,只要不是小吃铅浮漂钓大鱼,就永远不存在灵不灵敏这个问题;
最后
写了这么多,肯定还是有钓鱼说,那么到底怎么选,才能选到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真正的老鸟或者说有经验的钓友,是不屑于回答的,因为钓灵,在钓鱼的实战中,仅仅是一种垂钓思路;
并不是说,浮漂的反应越灵敏,抓口效果就越好,而真正用于钓灵的场合,除了竞技、黑坑抢鱼、抽白条等场合,大多数情况下,浮漂越灵,反而容易导致空竿率太高;
所以,我们只要搞清楚大致概念,根据上述技巧,选择适合我们的,就可以,至于灵敏度这个问题,等到自己钓龄丰富之后,自然会明白,这真的只是个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