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吃饵的方式特征
不同的鱼种,由于它们各自的摄食器官结构的不同,不仅 食性各异,而廷吃铒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以常见几种淡水鱼为例,它们的摄食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滤食类、吸食类、琢食类和吞食类。
滤食类荷鲢鱼和鳙鱼。它们长有过滤型的丝状鳃耙,就靠着腔中密密麻麻的鳃耙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基本上不去吞食较大形体的食物。它们吃饵的特点是“喝食',这就是钓手们爰用糟食炸弹钩钓鲢的道理所在。
鲤鱼、鲫鱼、罗非鱼、青鱼、翘嘴红鉑等属于吸食类鱼种。 它幻界有适应性较广的吞、咬、咽、磨的取食器官。吃饵的方式,是张开嘴靠肌肉的收缩和水流的推动。把食物吸进口中。 机警的鱼还要经过一番吞吞吐吐的品尝之后才能决定取舍。 其中鲤鱼的吻部较长且坚硬,能自由伸缩,常常在水底像猪拱食一般地挖泥打洞,其他鱼就没有这种本领。
属于啄食性的鱼类都是些形体较小、口也小的鱼种,如白鲦鱼、鳊鱼、还有个体很小的鲫傲,吃饵都是用嘴来啄,动作很小。
鲶鱼、黑鱼、鳜鱼、甲鱼以及草鱼等,都属于吞食性鱼类。 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和消化功能极强的胃。其中草鱼是“食草专家”,它有切割压磨的取食器官和长于身体四五倍的肠管。吞食性鱼类一般吃饵动作较快较狠,三下两下便吞入口中。
2、鱼吃饵的选择特征
鱼类因其遗传基因的不同,地域与习惯的差异,以及季节的区别等等,而有不同的摄食选择。在众多的可食物当中,总是选择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来吃,且遵循着 节能省力的原则。有实验资料表明,鱼有“先吃小和软,后吃大和硬”的习惯。这是因为同一种食物,小的、软的吞吃起来比较省时省力,而大的、硬的则相对要费 时费力,多消耗一些能量。这也与鱼口腔的物埋结构有关。鱼的咽喉比鱼口大约小一半左 右,它能把食物吞进口中,却未必就能咽进肚里。
吞食了大些 的贪物需要有一个咀嚼过程,这就是鱼吃饵时常常表现为吞了又吐,吐了又吞的一个原因。而较小食物进人口腔,可以依靠水流的推动,以“自由呼吸”的方式,不 必费多少劲就能咽下去。同理,硬的食物咀嚼费劲,延长了消化时间,增加能置的消耗。我们从垂钓中时常能发现,窝中本来有鱼,可就是不咬钩或者咬一下就跑 了,这往往与饵的大小、软硬有关系,当然 也还可能有别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鱼择饵的大小与鱼本身的体重成正比。
此外,鱼在饥饿时或是新陈代谢作用加强时,例如产卵之后和越冬之前,对食物的大小与软硬挑剔较差,这踉人类“饥不择食”同出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