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确找底呢?对于新手的朋友可谓是头疼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听听程宁老师详细地向初学钓鱼的朋友们介绍一下“竞技钓鲫法”中的找底方法。这种方法对高手而言可能是笨而烦索的,但对初学竞技钓的朋友们而言,恰恰是快速掌握钓底秘诀的捷径。
这里要说明一下,如果调标方法有误,会导致底找不准确。所以我们要先从调标开始:
1、为避免不同水域水的密度不同造成调标出现误差,一定要在你实际垂钓的水域内调标,而且要在钓点内调标(钩饵落底的地方)。
2、如果你采用压线钓法(主线压入水中),那调标时一定要把主线压入水下。因为主线漂在水面和压入水中,浮标所感知到的重量是不同的。一段直径在0.6号,长1.5米以上的钓线浮在水面和压入水中,对一支高灵敏度浮标来说,会有一目左右的影响。
3、调标时,底钩(长子线上的钩子)离水底10公分左右为准。钩子太接近水底,有可能会造成在钩子触底状态下调标,那完全调不准。如果钩子离底大远,调标时有一大段水线的自重没计算进去,也会调不准。
例如:在两米水深钓鱼,你是在水线长50公分左右调的标,当你延长水线到底钩快触底时,这一米多长的水线的自重会让一支高灵敏的浮标下沉一定的目数。使你原本调目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而你还一直认为是原来设定的调目。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千分之三克的重量,足以使一支高灵敏度的浮标下沉一目。而一米多长,直径0.6号的钓线,它的自重在千分之三克以上,所以调标一定要在接近水深的前题下调标。
4、为确保钩子离底10公分左右调标!在调标之前我们一定要测出钓点的水深。方法如下:在铅坠上卷上一块足以把浮标拉入水下的铅皮。如果水线长度短于水深,浮标会没入水下。如果浮标露出水面很多,说明水线长度大于实际水深。随后我们通过向上或向下移动浮标,使浮标露出水面一目,这时浮标一目以下到铅坠的距离就是钓点的实际水深。
5、把浮标向下移动子线长度加十公分距离(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式),这时底钩到浮标一目以下的长度就比实际水深短十公分。
6、当浮标调正完之后,贴钩柄处剪去一枚钩子,看浮标升起几目,以此了解钩重。先不要换钩子,在剩下的单钩上挂上一粒小橡皮泥球,通过加减橡皮泥,使小橡皮泥球比一枚钩子重一目(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式)。
例如:当你在双钩离底十公分状态下把浮标调整到三目,剪去一枚钩子后,标升到五目,这说明一枚钩子重两目。当你把小橡皮泥球挂到剩下的那枚钩子上,浮标下沉到两目,这就证明你用于找底的橡皮泥球比一枚钩子重一目(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要选用较硬不易溶化的没有香味的橡皮泥)。
7、这时取下小橡皮泥球,换上一副完全相同的子线,再把小橡皮泥球挂到上钩上,把浮标调到略高于你事先调到的目数,这时双钩到底,底钩接近卧底,上钩轻触底,到此精确找底全部结束。
当你精确找底之后,就可以按照“竞技钓鲫法”•中调几钓几开始钓底了。最后还要说一句,当你钓了十分钟左右,一定要回一次标(把标向下移动十公分),再验一次浮标,看看是否吃水。如果是去打比赛,最先提前半个小时泡一泡浮标。
有很多人找底方法与此大致相同,但他们忽略了两点:一是不在意找底的橡皮泥多重,往往是用比一枝钩子重很多的橡皮泥找底。在有酱层的水域,往往是上钩已深陷酱层,当换上较轻的饵垂钓时,子线已很弯曲,钓的很钝,浮标没有信号,自已并不知道原因。二是没称钩重,天法确认找底用的橡皮泥是否比钩重,如果找底用的橡皮泥比一枚钩子轻的语,在找底时,底钩触底,浮标就会升过调目,让你误以为双钩到底了。当你换上较轻的饵(一饵轻于一枚钩重)垂钓时,上钩会离底,经常是浮标下顿语言很好,却总空竿。这些现象都是不了解正确找底所造成的。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所以大家一定要十分重视找底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