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浅、钓深、钓荤、钓素、钓底、钓浮,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会有好的鱼获。
一、钓浅与钓深
这里的“浅”与“深”,指的是垂钓时的钓浅滩还是钓深潭。其实,钓浅与钓深不仅与季节、气温、气压、水温、水压、水中的溶氧多少相关,而且与鱼类的生活习性相关。一般来说,在初春、仲春之时,要以钓浅滩为主。钓谚讲的“春钓滩”,就是这方面经验的总结。
这是因为乍暖还寒之际,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能迅速升高,逐渐向适宜鱼生存的温度转化。同时由于水温的升高,水生植物如芦苇、笮草、藻类等迅速萌芽生长。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并溶于水中。
加之风吹浪起,水中溶氧增加,浅滩处水体上下交换速度较之深水处快得多,而鱼类的趋氧性特强,因此易集聚在这里;以上各种条件又为水生动物一各种昆虫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它们自然“趋之若鹜”了。
另外,春夏之交,恰为鱼类生儿育女之时,甩出的鱼卵正好附着在各种水草之上,这里成了它们的天然产床。钓深,一般适用于盛夏或是隆冬之时。这是因为,无论盛夏或隆冬,水体中的温度都已大大超出适宜鱼类生活的18~5℃的范围,不是偏低就是偏高,而盛夏深水处的温度较浅滩低了许多,隆冬时节深水处的温度又比表层要高,鱼类为了躲避炎热或严寒,聚集在深水处,理所当然。
然而,钓“浅”或钓“深”,绝不是季节条件能完全决定的,当其中某一个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时,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出现。
几年前5月下旬的一天,我和几位钓友驱车来到南通远郊的于桥水库。这是一座山洞水库,南北被两座东西走向山体包围着,东西开阔,水面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据常来垂钓的人说,水库北岸陡峭直立,3.6米的钓竿一出岸,水深就近3米,因此很少有人在春天到那里去垂钓。
于是我们选择了南岸离出水口几百米远的一个凸出的岸边做钓点。春夏之交,气温在28度左右,天气晴朗,晓风轻拂,气压正常。我展开4.2米的手海两用竿,坐在一棵高大的柿树下,投竿试钓。这里的水很浅,距岸10米左右,水深只有30多厘米。
我心想:“春钓滩,春钓浅”嘛,这里正相宜;况且水库面积如此之大,浅水之处,水温相对要高些,鱼儿会聚集到这里来的。然而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只钓上几条小白条、小麦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水库无鱼?看看几位钓友的战果,鱼护也是空空如也。
我在南岸一连换了三四个钓位,处处白等。我建议转到北岸去,无奈之下,大家驱车来到北岸。这里山体陡峭,岸如刀切。可奇怪的是,岸边的杂草被踩得平平的,散落在地上的窝饵、钓饵依稀可见。
再回头看看那高山之上,在山风的吹动下,草屑、树叶、杂草的种子纷纷落入水中,各种鱼儿聚集在此抢食。我心中一喜,看来有门。投竿试水深,2.5米以上。投饵施钓,奇迹出现了,一个上午,鲤鱼、鲫鱼、草鱼足足钓了近20千克。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春钓浅,春钓滩”是符合一般规律的,也总能有一定的钓效,但一般规律却无法取代特殊情况。于桥水库,水面开阔,是南通市民的饮水之源。为保持库水洁净,有明文规定,不允许投放各种喂鱼的饵料,水库的各种鱼类,只能靠天然饵料为主,这时,鱼寻找饵料维系生命就成了主要矛盾,其余的条件就成了次要矛盾。
水库的南岸,虽然滩浅水温高,但岸边是一条繁忙的公路,车来车往,人声嘈杂,水又浅,鱼儿自然不敢近岸;况且库底又是由坚硬岩石构成的漫坡,既无水草生长,更无隐身之处,鱼类无法得到填饱肚皮之需的饵料,自然巡游他处了。
北岸虽然水深,水温较低,但无车马人群的喧嚣,鱼类在深水游弋,有安全感;岸边陡峭,一遇风,大量的天然饵料吹入库水中,成了鱼觅食的理想场所,岂能不钓获丰收?
同样,“冬钓深”也是如此。因为隆冬季节,深水水温较为稳定,而且接近鱼类正常体温的需要,但鱼类冬季并非不吃不喝,它们仍需要补充食物御寒,虽然较夏季的食量少得多。如果较浅水域水底生有水草,有食物可吃,又有安全感,它们就会游到浅水处。此时钓浅,往往比钓深的效果更好。
二、钓荤与钓素
这里的“荤”,指的是动物类的钓饵,“素”,则指的是植物类的钓饵。
由于各种鱼类食性的不同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不同,鱼类的食荤和食素是有变化的。不仅如此,鱼类的食性还受季节、温度和环境的制约。在有芦苇生长的坑塘垂钓草鱼,使用苜蓿草做钓饵就很难奏效。
钓谚说:“夏素冬荤”也只是道出了一般性的规律而已。更何况由于鱼的食性的不同,在秋季用香味钓饵垂钓草鱼,其效果未必比用素饵一草叶更好,因此,钓荤与钓素都是相对而言的。钓某种鱼,荤、素饵只是垂钓效果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因为决定钓效好坏的还有其他因素。
在投喂素类饵料的坑塘内,使用荤类钓饵效果就未必好。8月下旬的一天,笔者来到南通远郊顺义县的一个叫马尾坡的养鱼塘垂钓。南通的金秋,天高气爽,当日无云,气温31度左右,阵风3~4级,风向东南,是个钓鱼的好天气。
该处并排有东西走向的长约100米,宽约40米的鱼塘8个,皆抽取地下水养鱼。我坐在专养草鱼的坑塘边,准备一显身手。心想,三伏天鱼儿避暑,钓饵自然要清淡,于是把早已蒸好的玉米窝头搓成钓饵,抛入水中,静候草鱼上钩。期盼之心越切,浮漂却越是一动不动,真是急煞人!问题出在哪里?我起身来到存放饲料的小屋里。
喂鱼的饵料并不多,只有一二十麻袋却散发着极强的鱼粉的腥气味。我恍然大悟:喂鱼人在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鱼粉!我征得养鱼人的同意,抓了几把鱼粉,回到钓位,搓进了钓饵中,半个小时钓上两条草鱼,接下来浮漂又一动不动了。
我的招数用完了,在场的钓友也都埋怨起来。有的说老板做了手脚,有的说天气太热。恰在这时,老板从我身后走过,我开玩笑似地说:“塘中的鱼都被钓光了吧?”他并不作答,只是微微地一笑,走进岸边的杂草丛里,顺手逮了两只土黄色的蚂蚱,示意让我挂在钓钩上。奇迹出现了:两只蚂蚱,不到20分钟,钓上了两条大草鱼。
原来,我用的是素饵,忽略了塘主喂鱼一贯使用的荤饵(内有大量鱼粉)与鱼养成的后天偏食性,自然难以钓到鱼。而且我虽然使用了与养鱼人习惯投喂的饲料相同的钓饵,却又忽略了鱼塘中那两根高大电线杆子上的两盏水银灯——它在夏、秋之时,尤其在日落之后的黑夜,会聚来各类昆虫落入水中,它们成了鱼类百食不厌的荤饵。
这时我才发现塘主的聪明:小屋中存放饵料不多,是因为已把天然的荤饵纳入他们饵料之中了。两只蚂蚱钓上两条大草鱼,夏季用荤饵就成了必然。可见,钓“荤”与钓“素”并不能以“季节”为依据作绝对性划分,更何况荤饵又存有多种,味道又各不相同!
三、钓底与钓浮
这里的“底”与“浮”指的是钓饵落在水底或离底浮在水体中间,钓底与钓浮与鱼类的生活和嗜饵习性等相关联。一般来说,鲫鱼、鲤鱼等主要生活在水体的底层;草鱼、鲂鱼、白鲳等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鲢鱼、鳙鱼等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这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
在常规情况下,钓鲫鱼、鲤鱼时,应以钓底为主;钓草鱼、鲂鱼、白鲳时,应以钓抬头或中、下层半浮为主,而钓鲢鱼、鳙鱼时,则应以钓全浮(水体的上层)为主。但鱼类的这种生活习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由于气温、气压等的变化,鲫鱼、草鱼有时也会上浮到水体的顶层来,这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常规,以钓浮为主了。
记得7月底的一天,我和几位钓友来到南通南郊外环线附近的一个养鱼池垂钓。时值盛夏,当日气温高达37℃左右,只有1~2级风力,天空乌云密布,水中缺氧。虽然两台增氧机旋转不停,鲫鱼、鲤鱼还是浮到了水面上。显然,这时再底钓鲫鱼、鲤鱼,是绝无效果的。因此,我们采用钓浮的方法,水线定在30~40厘米处,钓饵用素饵,一个上午钓到3千克左右的鱼,而钓底的人,只获两三条鱼。
事隔两个多月的10月下旬,还是这几位钓友,听说南通远郊的黄港水库出鲢鱼、鳙鱼,我们也想凑个热闹,便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赶到那里。时值深秋,一早一晚天气已较凉。清晨6点多钟到达现场,看看携带的温度计,只有19℃,天空无云,风力不大,是个垂钓鲢、鳙的好天气。
我使用3把海竿,反复几次把诱饵拋到离岸40米左右的水面,打好钓窝。然后取出专门钓鲢鳙的盘式钓钩,挂上酸性钓饵抛了出去。半个多小时过去,远处早有几位钓友相继钓上3~4千克重的大鲢鱼,我这里却无鱼问津。
怪了,难道这里的鱼欺生不成?我起身走过去观察发现:他们的水线比我深得多,定在了1.2~1.3米处。于是我如法炮制,调整了水深。果然,接连钓获2条3~4千克的大鲢鱼,看着那白花花的大鲢鱼,我欣喜万分。时已中午,别人依然纷纷上鱼,我这里的浮漂却又纹丝不动了。
真是邪了!我只得再走过去瞧:他们的水线变浅了,只有30~40厘米。我拍打着自己的脑袋,恼恨自己的愚笨:原来,鲢、鳙喜欢水热的环境,盛夏之际,昼夜温差小,库水上下温度相差不大,钓全浮是一般性规律;深秋之际,昼夜气温差很大,经过一夜的降温,清晨的水体表层温度远远低于深水处,我却囿于老经验,在水的表层垂钓,自然没有好结果。
而在中午时分,经过秋阳四个多小时的暴晒,水库表面温度已远远高于深水之处,鲢、鳙便会向浅水处聚集,而我却没有根据这种变化及时改变深浅,怎能钓到鱼?可见,钓“底”与钓“浮”,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