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漫谈垂钓中的钓无定法与钓之有法

“钓无定法,灵活运用”,这是96KaiFa源码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但说来说去就似乎变了味,给初学者讲不清钓技理论就只好用一句“钓无定法,灵活运用”糊弄过关,理论探讨争论不过别人也就强辩一句:钓无定法,上鱼才是硬道理,名言成了遮羞布。

钓无定法不能搞成玄虚的空洞无物的理论,不能把本是简单的问题弄复杂化,其中的“法”远比“无定”重要得多,垂钓总是有一定的方法、规律可遵循。

狭义上相对固定的方法往往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下的水情鱼情,而在此基础上针对客观情况作出的调整变化同样存在规律,所谓“万变不离其踪”,灵活应变并非乱变,变也有变的方法和道理,广义上“变”其实也是“法”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不存在“钓无定法”的问题,现代科学知识往往都可以解释其中的道理。

万事万物都存哲理,辩证分析便能找到解决问题之路。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才既不至于在钓技钓法上陷入呆板僵化,在需要应变的时候不知道要变,也不至于在应变时手足无措,找不到正确的路数。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邓刚大师常说一句话:“要想把鱼钓好,就得把鱼当人看”,这话说得非常透彻,他的讲课也因此能把很多问题表述得通俗易懂。因为鱼也是万物之中的一种,万物是有共性的,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有些问题是可以类推的。

比如调配饵料,我们喜欢加糖,做成香香甜甜的,实际上大部分的动物都喜糖,喜香香甜甜,因为糖相比于脂肪、蛋白分子结构更简单,更容易消化、吸收、转化成能量,香与甜在大自然中又往往是共存共生的;往饵料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香精、中药酒等等,很多也是按人的需要去推知鱼的需要,再经过实践证明是好用的才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调配一款好饵料的基本依据;但鱼毕竟是特定的物种,与其它动物包括人肯定有所不同,食性也会有差异,比如臭的、腥臭的,如臭阿魏、一些地方流行用发酵而成的臭小麦、臭玉米、发酵过的腥臭难闻的蚕蛹粉、虾粉、鱼粉,还有动物粪便,作钓中往往显奇效,鱼喜欢人却不喜欢,掌握共性我们就基本能把鱼钓好,而敢于尝试这种差异性就可能让自己钓获比别人更好。

徐清华大师也说过:在黑坑作钓,大家都用薯香味,你也用,当然不至于鱼不吃,但你显不出优势,如果添加几滴荔枝香,就复合出一种类似于烂地瓜的气味,鱼也相当喜欢,那你的饵料就显得与众不同,这样的作钓思路就启发我们打开了心智,调配饵料也得大胆尝试。

时常看到有些钓友在这上面认识是有点片面的,比如在水边见谁上鱼好,或者闻到旁边钓友的饵料香味正好符合自己嗅觉习惯,就开始夸奖着:你这饵料配得好,清香好闻舒服,人都想吃,鱼肯定爱吃,其实这种判断可能算是对了一半,气味怪的饵料未必就不比气味好闻的饵料效果更强,好与不好要通过大胆实践才能验证,但保守的、基础的配饵思路还是应该基于人乐于接受的气味。

最近常在微直播互动中看到有钓友向大师提问:我买了你某款某款浮漂,请问适合钓什么鱼?或者,我想钓什么什么鱼,请问买你哪款浮漂好?而大师也会解答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其实大师的解答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如果思维仅停留在这层次,就不可能把鱼钓明白。浮漂大致地分类为小鲫鱼漂、大鲫鱼漂、混养漂、库钓漂,其实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一般情况下的使用可能没大问题,特殊情况下的运用就完全不一样。

比如小鲫鱼漂、大鲫鱼漂就不能主钓鲤鱼吗?在冬季水寒鱼口微弱的情况下,或在肥水、气压低等鱼不活跃的情况下,如果抛竿不存在困难,它可能比混养漂、库钓漂更灵敏更好使。

库钓大漂用于野塘、野河等相对浅的水域钓鲫鱼就不好使吗?也未必,只要水不是特别浅,浮漂使用起来还方便,在夏天鱼口猛时,它能更好的应对上层小杂鱼的抢食,而且到位快也令作钓效率也更高,何况过长的库钓漂还可以改装成短漂使用,所以很难咬定一支浮漂就只是适合哪一种水情或鱼情的,思路要开阔些。

又见一些钓友常问到:某种浮漂、某种水情或鱼情适合调几目、钓几目,这种问题就更没有标准答案,再优秀的大师能给出的也只是一个经验值,算是正常的用法,能适合一般作钓情况,但在具体某次作钓中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依经验值而变的方法则有规律可循。

比如,近期问得最多的是冬季作钓应该怎么调漂,因为现在正处冬季,现学现用,大师的答案基本都是用小号的漂、调低目,这一理论为很多钓友所接受,却甚少有钓友想想为什么?会有什么变数?小漂小到多大才是合适?1、2目是低目,3、4目也是低目,用到哪一目才是合适的?

有些浮漂下粗上细,当然钓目细比钓目粗信号能明显些,这在只有微弱的小半目、一小格的阴口情况下就挺有价值,起码是从不容易看清到能够看清,但现在很多浮漂设计得上下粗细差别并不明显,4、5目与1、2目处的直径肉眼都很难看出区别,灵敏度的区别就不好解释成冬天钓低目好的理由。

又有人提出低目剩余浮力小、上牵力小,鱼容易吸食的理论,其实除非是钓水平或1目鱼把浮漂拉黑的情况下上牵力小的问题才有所体现,如果只是不到一目的小阴口,那钓目在1目2目还是在4目5目其实反弹上牵力是一样的,顿口真能超过一目,鱼也不会比夏天更容易吐出钩来,毕竟鱼的嘴也不如夏天反应快了。

我倒是觉得冬天钓1、2目能使浮漂下行的距离、时间尽量延久,有利于引诱动作迟缓的冬季鱼,这才是更有意义的地方。

实际要调多少目钓多少目并非简单分季节就定的,比如有的水域冬天不闹小鱼,有的水域照样闹小鱼,有的水域鱼少,半天才来一口,有的水域冬天鱼情也不差,鱼口还比较多,所希望的到位速度就会有所不同不一样,调钓目当然有不一样的选择,这时连用漂的大小都会需求不同,尤其当水比较深、鱼情又比较好时,我们当然希望作钓频率更高点,用相对稍大的浮漂也许比小漂更好,再通过缩短些子线或子线上加小铅来提高灵敏度,鱼获可能大大好于小漂。

所以说,很多问题不是孤立的,认知不能片面,关键还是要立足于用物理学、营养学、水产养殖学等科学知识去思考分析每一个问题,不人云亦云,不盲目把别人的片言只语当作真理,这鱼才钓得明白。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