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作为一种鱼讯传导工具,在钓鱼的过程中事关重大。一直以来,关于浮漂材质对浮漂信号的影响,有着“芦苇灵、羽毛稳、巴尔杉木中庸”的说法,不知是不是一种传说。
我一直认为,浮漂材质无法决定浮漂信号的表现。任何材质制作的浮漂在水中的表现都等同于均匀密度的物理材质制作的浮漂。之所以以前有“芦苇灵、羽毛稳、巴尔杉木中庸”的经验感受,有人将之归结于,芦苇外壳重内絮轻,巴尔杉木密度均匀,羽毛漂因为都使用贯穿工艺而导致信号沉稳。这其实是牵强附会之说。真正的原因是以当时的浮漂制作工艺而言,芦苇的最轻,羽毛的最重,巴尔杉木的居中,从而形成三者的信号差别。比如有的漂信号灵敏,根本原因在于其自重较轻,吃铅倍数较高,羽毛漂信号沉稳,则是因为其自重较大吃铅倍数较低的原因。但现在随着浮漂制作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漂理念的发展,现在都倾向于把浮漂做的更轻更灵敏了。
理论上来说,在保证结构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前提下,即保证浮漂结构耐用,不吃水、不涨目的前提下,浮漂吃铅倍数越高越好,并不存在什么合适的倍数说法。
要阐述这个观点,先要理清一个思路。比较浮漂,应该是在相同吃铅量的前提下比较。因为针对鱼情选择漂的大小,考量的主要指标就是吃铅量而非漂的体积。
有的人认为吃铅倍数高,就是铅重大,鱼不易拉动浮漂,这就犯了一个错误:在相同体积的前提下比较。相同体积不同倍数的漂实质上是大小不同的漂,比较灵敏度是不合适的。
下面就各种鱼情说明一下为什么越高倍的浮漂越好。
1.生口鱼情就不用说了,只要不是太差的浮漂,都没问题,主要是基本功的问题。不过倍数高的浮漂,铅坠到位更快,动作出来的更迅速,对于提高速度是有好处的。
2.轻口鱼情,肯定是浮漂越灵敏越好。在同等吃铅的前提下,高倍漂的体积更小,钓组总排水量更小,钓组整体更灵敏。对轻口鱼情用高倍漂更合适是共识。比如,冬天要用芦苇漂。
最有争议的应该是乱猾的鱼情,这种鱼情,很多人认为高倍漂不如低倍漂合适,认为高倍漂假动作太多,不如低倍漂信号稳重。其实对于猾口、乱口鱼情,现在的用漂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因为猾鱼真正的入口动作是很小的,很多时候比轻口鱼情都小,从积极的角度来考虑,用漂越灵敏越好。用稍微笨点的漂,其实是在让漂代替钓者择口,很多时候抓的是死口。而从竞技的角度考虑,漂的功能应该是尽可能的反映一切动作,而观漂择口的任务不应该交给浮漂。对于猾鱼,用高倍漂,假动作肯定更多,但机会肯定也是更多的。这点在实战中已经越来越被大多数钓手认识,而且有钓猾鱼经验的钓手都很清楚,大部分时候,真正的猾鱼靠钓钝的钓法是不大容易真正钓好的,其实也是与此理念一脉相承。
还有的人觉得高倍漂浮力大,不容易入口,这更是想当然。同样的铅重,高倍漂的钓组体积更小,阻力更小,对于同样的鱼口吸力,高倍漂只会比低倍的更容易入口。这对钓猾鱼和轻口鱼这种吸食谨慎乏力的鱼情更合适。
另外,针对鱼情选漂,抛开漂型不谈,只谈如何选择漂的大小,则是在综合考量鱼口轻重、铅坠到位速度、抛投难易各方面后,来选择漂的大小的,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吃铅量。而从抛投的难易来说,同样的吃铅量,倍数越高的漂,漂自重对大线的牵制力越小,越容易抛投。大家都有感受,即使是很大的风,迎风抛投或者侧风抛投,只要把漂取下,都变的极易抛投,其实就是漂的自重对大线的牵制影响了抛投。从这点考虑,高倍漂可以选择更小吃铅的,从而达到和相对低倍的浮漂一样,从而使钓组整体灵敏度更大。
还有一点,高倍漂是可以兼容低倍漂的,如果真的存在某种鱼情需要使用低倍漂,只要在高倍漂的漂脚配重就可以成为一支低倍漂,而低倍漂是无法通过什么途径成为高倍漂的。另一种让高倍漂向低倍漂功能兼容的方式就是,通过延长子线和加粗漂尾从而人为降低灵敏度的方法。举例说明,高倍漂和低倍漂的区别就好像两辆汽车,一辆的最高速度是200,一辆是100,最高200的可以跑100,而最高100的却永远无法跑200。
也有人认为合适的倍数才是最好的,那么,多大倍数才是合适的倍数?简单的2.5或者3倍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某种漂型.比如细长身的长脚长硬尾小吃铅漂,也许做到2倍就已经算高倍了,而对于粗短身的软尾大漂,也许做到6倍也很普通。所谓高倍低倍是相对而言的,在漂型相同吃铅相同的前提下,没什么合适的倍数之说,在保证结构和物理稳定前提下,倍数越高越好。另外,从制作层面来说,能做高倍的,必然可以轻松做低倍,而反之不然。
关于枣核漂的流行,其实也基于用漂理念的变化,枣核漂这种比传统细长身漂更接近于球体的漂体,更容易做到高倍。这是枣核流行的真正原因。除开钓水皮的枣核,几乎所有的枣核都是长脚。枣核漂相对于传统细长身漂而言,相当于缩短了漂身,而把这一部分给了漂脚。虽然漂身直径变大了,但漂身接触水的面积反而减小了。这样使枣核漂兼顾了长身漂的稳定和短身漂的灵敏。
实际使用中,有一种鱼情对于枣核漂不是太合适,就是纯粹底钓的速度很快的鱼情。因为枣核漂普遍倍数较高,虽然翻身不慢,铅坠到位也不慢,但从铅坠到位到钩饵完全到位的过程要慢于传统的细长身漂。对于这种鱼情,选择一只短脚细长身短尾的漂,钩饵到位速度更快,会更合适。当然,用枣核漂调高钓高并使用短子线其实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制漂技术也有了很多发展,从而使材质完全无法决定浮漂的信号表现。随着在巴尔杉木浮漂中使用空腔的技术,将漂身中间掏空从而大幅降低自重以及高级轻量油漆的使用,巴尔杉木和羽毛的都可以做到很轻,特别是枣核漂,从个人使用感受来说,因为巴尔杉木一般都是用了空腔技术,所以比较不错;羽毛的制作技术,特别是去壳羽毛,可以做得非常轻;反而是芦苇的枣核,并无太多手段可以有效减轻自重,从而使芦苇在枣核漂型上并无优势可言。所以对于一般的钓友,如果选择枣核漂,选择巴尔杉木的,一般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反而是很多芦苇的枣核漂,并无巴尔杉木的枣核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