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度假村之类的地方和老婆是不会去的,那种地方在我看来太商业,一点意思没有,要去就去正宗的山区农村,路越烂越好,地方是越偏僻越原始越好,和自己家里反差越大,愉悦感越强烈。
这个贵州境内的高山水库,高海拔,路奇烂,没有手机信号,周边住家也只有两三户,环境极为原始,这正是我们喜欢的地方。
贵州山区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冬季的大多数时候这里一早一晚都雨雾交加,只有中午和傍晚偶尔会有短暂的日照,潮湿阴冷是这里冬天最明显的特征。什 么都是湿漉漉的,被盖、棉絮、衣裳、鞋袜。当地山民靠烤火取暖,靠吃辣椒和花椒来驱湿寒,生活在我们看来比较困苦。此一时彼一时,当夏天我们在重庆享受免 费“湿蒸” ,热得空调24小时都不敢关机的时候,人家又会笑着对我们说:我们贵州爽爽的。
对山的热爱源于从前的猎人生涯,以前我不钓鱼只打猎,一年四季都在深山老林里钻,春天耕种,夏天歇凉,秋冬天猎杀野猪。后来,对杀戮的厌恶让我放下猎枪不 再打猎,但是对山的热爱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现在酷爱野生垂钓,同样喜欢往深山里的水库边跑,丘陵平原地区的水库和农村我始终感觉“人味”重了点,“野 味”太淡了。
我老婆和我一样,特别喜欢狗儿,她喜欢威武健壮的大狗,我喜欢那种很萌很呆的小狗。小黑狗是德国黑背和阿拉斯加雪撬犬的串串狗儿,今天刚被抱回来,才50 天大小,喜欢和人玩耍,三角形的小嘴脸和狗熊一个样,身上毛乎乎、肉揪揪的,像个小毛栗子,可爱得不得了,我们给它取名叫“小黑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黑子和我形影不离,我去哪儿它跟去哪儿,我钓鱼它就乖乖的坐在旁边看,也不捣乱,也不叫唤,很乖很乖,要不是我家里已经有一只狗儿子 了,我肯定要把它带回家。我下次再来要给它买狗饼干,狗是人类最亲密忠诚的朋友,善待它们吧!
刚到水边,就看到黪群在向我们示威。
我不辞辛苦的来到这个水库,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是这个水库盛产一种特别的鲫鱼 —— “日本白鲫”,日本“HERA钓”的惟一目标鱼,但我要声明下,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搞什么劳什子“HERA钓”,我没这么崇洋媚外。我就一吃货,我主要想试 下这个日本洋鲫鱼到底好不好吃,仅此,对天发誓。战略上藐视对方,战术上重视对方,所以我还是添置了不少的装备。钓饵和窝饵嘛,我自己估莫着弄的,我只知 道这种鲫鱼的生活习性和白鲢差不多:喜素不喜腥,浮游在水层中,进食靠鳃耙过滤,钓它的话要浮钓,要现喂窝现钓,要找准水层。
我认为像这种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离哪个人群聚居点都远的地方,鱼是多大傻加速来,钓法和饵料只要不是太离谱,应该都能钓到,多少而已。
我老婆非要钓钓鱼,她是钓老爷鱼的,必须由我先把漂调好,把饵开好,把竿投好架好,她上去就整,很直接。但是讲拿抄网抄鱼的话,特别是抄大鱼,她的经验又 可以说比多少96KaiFa源码都丰富,来得很稳,记忆中还没放跑过大鱼。标准的渔嫂,我认为会不会钓鱼并不重要,会开车,会抄鱼,会打整鱼煮鱼,喜欢吃鱼就够了,还 有最重要的一点忘了说:要支持老公钓鱼。
我老婆是我的钓鱼女徒弟,声明下,是谈恋爱后我才教她钓的鱼,不是假借教钓鱼实则泡妹妹。
闹窝的小鲢鱼上钩了,看来我老婆还是很厉害的。
这是我选的浮钓日本白鲫的钓位,水深8米,我浮钓4米。
这里树上松鼠很多,成天蹦蹦跳跳的在树丛间穿梭觅食。
天气晴好,老夫日观天象,认为接下来的战事似乎可以顺利开展,甚喜。
农村的老瓦房,一楼一底两层,楼上的地板结构为旧式木楼板,老婆见了兴奋极了,称之为“七星级酒店” 。我们这次自己带的睡袋来,老婆怕冷,我特地给她买的负十五度羽绒睡袋,我抗冻,用的零度棉睡袋加套抓绒睡袋,床铺垫得很厚很软,我们晚上睡得都很舒适。
乱七八糟的装备和生活用品,我每次去野外开展渔猎活动之前都会在家里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会在电脑上打出计划书和物资清单,并反复研究。我的临时渔夫工作台,应有尽有呢。
冬天去山里玩,带只干鞋器,带只电吹风,多备几双厚袜子,防潮保暖非常重要,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在野外开展渔猎活动要消灭“敌人” ,首先得保护好自己。
农家款待我们的晚餐,真的是营养均衡啊,荤素搭配还有汤。
第二天起床下楼走到灶房,山民老两口已经在给我们准备早饭了,柴火在灶孔里哔哔啵啵的燃烧着。早饭是韭菜鸡蛋烫饭,下饭菜是糊辣子拌泡萝卜,我们每人干了两大碗下肚,我老婆跑来农村吃起饭来气场和饭量都不输给男人,好女废饭,不好养啊。
整装待发,誓与土鲫一较高下。
雨雾交加,5米4的鲫竿拉大饵钓4米的半浮水,雾大得连漂都看不见,我被逼得差点都用上夜钓灯了,再者下钩就是小白鲢和黪条,把我折磨得够呛,这里特有的日本白鲫一尾也没见着。
这以前是山民的羊圈,现在没养羊了拿来堆木料,成了我的临时风雨“避难所”。
吃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山珍野味,最好吃的我认为还是岩头斑(尖吻蝮蛇)和熊的里脊肉。岩头斑越大条越好,和农村老母鸡一起炖汤,味道异常鲜美,没有之 一。熊的里脊肉埋在北方冬天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冻硬了挖出来用锋利的猎刀切成纸这么薄的肉片,蘸辣椒酱吃,边吃边喝烈性白酒,冰冻的薄肉片入口后会迅速 软化,熊肉那种特有的奇异香味会立即散发出来,再混合烈性白酒和辣椒酱的辛辣和呛口会让人直呼过瘾,这种美妙的滋味和口感,会让人终身难忘的。
注:熊(所有种类)在中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请勿私自猎杀和购买食用。有经济条件的朋友可以去加拿大的正规狩猎俱乐部报名参加冬季野生猎熊活动,放心品尝这一人间极品美味,合法猎杀一头Grizzly(北美灰熊)大约需要花费人民币三十万元左右。
冬竹笋,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和春笋、夏笋相比,冬笋品质最 好,所含的营养最高。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 B2、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在其所含的蛋白质中,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氨基酸。人们食用冬笋能帮助消化和排泄,起到减肥、预防大肠癌的作用。它还对冠心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冬笋吃法有很多,荤素皆宜。由于含有“天冬酰胺” ,配合各种肉类烹煮,味道会更加鲜美。
傍晚时分,天微微放晴,我重返钓位,浮钓白鲫失利,索性不钓了。
选了个湖湾搬家过去重设钓位现喂窝子,调转枪口换钓竿钓组干底部鲫鱼鲤鱼,向鸭娃儿神米混合熟红苕块喂窝,5米4手车竿细线小钩(1.2号尼龙线 + 6号赤袖)挂红虫攻鲫鱼,5米4的5H战斗鲤竿粗线大钩(5号尼龙线 + 4号千又)挂熟红苕块守鲤鱼。我的钓组全部都是单钩通线,野钓不需要搞得太复杂,可靠性很重要,这水库里个头五六斤、七八斤重的鲤鱼常见,十多二十几斤的 也有不少,所以本回合轩辕鲫竿就不上场了。
布置好底钓钓位之后,回屋吃晚饭。第二天的农家晚餐,一大盆麻辣冬笋白菜肉片汤,油爆肚头,爆炒竹狸,还有六十度的原浆苞谷酒,真心给力!
山里晚上冷得让人受不了,我把防寒工作做得足,加厚保暖内衣,浑身上下贴满了“暖宝宝” ,厚衣、厚裤、厚袜、抓绒头套,连雨靴里面都加垫了羊毛鞋垫和“暖宝宝”,“武装“得像头胖狗熊。没办法,这水库的鲫鱼就是这么个钓法,越冷越好钓,若是 气温稍高点,恐怖的麻黪群会让人疯掉的。
台钓法钓红虫(蚯蚓),大家都习惯调平水钓跑铅,这个太钝了,冬天野生鲫鱼吃口很轻,我钻研了好长时间,才自创出一种针对台钓冬天钓红虫或蚯蚓的线组和调漂法,很方便、很灵敏、很给力,上次首次实战便大获全胜,这次又派上阵了。
立漂起一目,在正准备下顿的当口就要果断扬竿,基本上都是正口,钩进鱼的上嘴唇,扬竿稍慢,钓钩就被鱼深喉了,摘起来很麻烦。虽说这么钓起来观漂是累点,但是钓效却非常的好!奋战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收获了鲫鱼若干尾,太冷了,不钓了,回屋休息,临走时我又补了个重窝。
回屋老婆还没睡,在等我这个风雨夜钓徒,给我打桶热水一起烫烫脚脚,困觉觉,看吧,这就叫“标准渔嫂”。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摸着黑(开灯怕惊鱼)去钓位把窝子续了,把窝子续完了才又摸起回来吃的早饭,辛苦得很,我觉得像我这么钓鱼已经不叫“休闲娱 乐”了,说是“辛勤劳动”一点不为过。野钓窝子不能断,第一次打重窝后不要急于下竿,把鱼喂拢来之后再钓不迟,要注意续窝,保证窝子里面和周边一直都有 鱼。像这种周末钓鱼,最好是周五晚上把窝子打了就走(不下竿),周六早晨补窝后等鱼聚一会儿再下竿,周六晚上钓完之后如周日要接着钓,一定要在钓完离开时 再补个稍重的窝。
冬季手竿钓水库窝子要混合起来喂,不要单喂哪一样东西,酒米、熟红苕、熟麦粒、油枯,有软有硬,不能光想着鲫鱼,野钓还是要顾及下鲤鱼,大吉(鲫)大利(鲤)嘛!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冷,第一种叫“你觉得冷”,第二种叫“你妈觉得你冷”。我此时此刻受到的“冷”绝对是第一种。
这种天气真的很令人沮丧,说实话很扫兴。约一个小时后,我估计窝子“煨”的差不多了,又跑去和鱼儿们干上了。漫天迷雾之中,偌大的一个水库就我一个人下竿钓鱼,清静。
“台钓竿”是玩具,“手车竿”是武器。名贵的“台钓竿”甚至卖到数万元人民币一支,外观精致漂亮,调性精确,手感舒适,而“手车竿”最贵者不过数百元,基 本不讲什么手不手感,调不调性,它就为“擒鱼”而生的,天生战士。溪流竿改制加上线轮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了“轻可挑土鲫,重可战大鲤”的土杀器 “手车竿”,和“前打竿”还有“手海两用竿”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手车竿有前两者不具备的优点:价廉、便携、抗糙,我有3米6、4米5、5米4、7米2等 各种长度的多支手车竿,这些手车竿随我征战多年,左冲右突立下不少战功,特别是在需要步行跋山涉水才能到达的山区钓场,手车竿绝对是我麾下的急先锋。
上午趁着雨停的一小会儿,我抓住机会连连起鱼,还是钓了不少正宗的高山土鲫,最大的有3两左右,但是遗憾没钓着这里的鲤鱼,这里的鲤鱼有两个品种,除了常见的鲤鱼外,还有一种镜鲤,就是我们常叫的花甲鲤鱼。
我认为在这种天气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钓着这些鲫鱼已经很不错了!
上午渔情很好,本来打算钓上一整天的,但是好景不长,没“爽”上多一会儿,雨又下大了,浓烈的雨雾全方位的向我袭来,天公不作美,只能撤退了。下山途中越野车挂起低速四驱还打滑,车子像喝醉酒一样,山路两旁茂密的树枝把车身两边擦得像只“大花猫”。
“飞”回重庆时已是傍晚,直辖市华灯初上,和之前我们呆的贵州山区的反差顿时显现,我们心中一种莫名的幸福感随即油然而生。我们这些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人, 还是只能过“身居都市,心系旷野”的生活,真叫我们“身居旷野”,保准出大问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二十四小时都要“心系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