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海陵老渔翁的传说,故事留在那美好的记忆里

在我童年时代,三里闸桥西去,有一渡口。岸西边住着一位老渔翁,街上的人亲切地称他许发老爹。老翁卖了鱼,总要打一壶酒回家,一路小唱浅饮,那快活似神仙的模样,至今仍记忆清晰。文革开始了,老翁的身影也就在激昂的歌声中淡去了。后来,听说老翁年岁老了,只能在家的渡船上消磨时日,过着无鱼无酒的日子。

昔日的芙蓉塘,两岸桃花芦荡翠,来来往往渡舟频,春意醉行人。而今机抒织心曲,古景焕然有新色,重阳芙蓉塘赏夕秋,暮色胜晨光。

转眼20多年的光阴逝去,因三塘十景在文革后首次对外开放,我于当年重阳故游,远眺西边,原来的渡口处早已架起一座拱桥。桥边升腾起袅袅炊烟,那一角依旧是许发家人居住的农家园子。许发的子女们,也因周边建工厂、享受征地招工的政策,过上了住在农村在城里上班的“半工半农”的滋润日子。这里草屋却早已变成了青瓦白墙的瓦房。

轱辘咕噜,欲断还续,流水的年轮,缓缓地在惯性下循环……翠竹依依,园田月无月无、褪色的农家诗画,悄然地在早春里复苏萌动。时空变幻,岁月无痕,古老与新潮的断层下,萦回着的是渔家的晚歌。

2012年,一个风和日丽的冬日,我骑车顺着三里闸桥一路西去,沿途的工厂已被拆成一片废墟。然而,沿河的石驳子,偶有几处芦苇,迎风向着对河闸管所里两棵柏树频频摇颌。偶有感触,随兴抒感。在许发老家的那块风水宝地上,今已盖起了别墅、高楼,许发所居住的园子已不复存在,他的子孙也都住进了楼房。不过人们依然爱恋这片风景宜人的水色,那些临河垂钓者,更多的是在享受着这里阳光和景色。

在海陵大地上,有多少人家,有多少故园,都随着时代而发生了变迁。或许是一种怀旧的情愫,人们总爱把海陵老渔翁的故事留在那美好的记忆里。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