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记如何入台钓坑(长文慎入)

昨晚看到一位前辈写的接触台钓的回忆帖子,也勾起了自己的思绪。把岁月一页页揭起,让我们回到1997年。那年,香港回归,家背后的山坡被征收后几个月时间就建起一座工厂,是一个香港老板和一个台湾老板合作的项目。那时,钓了十几年竹竿的我,踩着双人字拖,一手骑车一手扛着几条鱼竿,摇摇晃晃的在工厂门前经过。一部丰田轿车从我身边开过转弯入工厂,突然噶一声一个急刹,一位西装革履的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从驾驶室腾挪出来,操着浓厚的台湾腔调问我:“啊第,去钓鱼啊?带我去哈,我不认得地方。”

吓我一跳,还以为啥事,爽快的应承了他。台湾人却夺下我的竹子鱼竿放在门卫室,把手一挥说:“自行车放这里,我车上有鱼竿,走,你指路。”然后不由分说推我上了车。

五岁开始,拿着同村大哥哥帮忙做的鱼竿,屁颠屁颠地跟着去钓鱼。鱼钩一分钱一个,用省下的卖田螺的钱走路去五公里外的县城买。鱼线舍不得买,用化肥袋的封口线来做。

饵料以前一般蚯蚓,也会用鸡肝鸡肠之类的动物内脏,还用过蚕蛹。

至于钩子的号数,真说不出,起码现在的伊势尼十五号以上吧。直到读小学四年级我才买了8,12号的鱼线。中鱼都是暴力飞鱼,溜鱼?除了十斤以上的,基本就没这个觉悟。

那时大乡里的我,在车里左右瞄着陈设装饰,台湾胖老板好在及时问我往哪里开,当然指路漠阳江啦!对小轿车的新鲜感还没过,突然想起蚯蚓放在自行车头了,赶紧跟他说漏鱼饵蚯蚓了。胖老板哈哈大笑,说不用那个。十分钟就到了江边我常去的一个钓点。停车后台湾人却打开尾箱招呼我搬下一堆东西。我的乖乖,资本主义地区过来的就是不同,一堆我不认识的装备。胖老板耐心的跟我解释,每放下一样就说一遍,这是折叠椅用来坐的,这是鱼护用来装鱼的,这是鱼竿……虽然电视上见识过这样的可以收缩的鱼竿,我还是深深震撼了。直到鱼竿伸长软哒哒的,像风烛残年的屙尿无力,一贯用惯竹竿的我鄙视地跟他讲:老板,这鱼竿一斤的鱼都得骨折了吧?他说不碍事!

等到他拿出一个中心一个圆球上下很长细脚的浮漂时,我彻底目瞪口呆:什么高科技产品?这细胳膊细腿的浮漂能用吗?好奇心被勾起,干脆淡定的坐下看他舞竿弄漂。这位台湾的同胞看出我不懂这套,把台钓的原理和装备逐一讲解。可惜,第一次接触,依然一知半解不得要领。干脆翘起二郎腿观摩当学徒。

以前用蚯蚓,极少能钓到鲮鱼,是台钓解锁了很多鱼种。

当胖老板拿出一包包的饵料配比来开的时候,我彻底想学他介绍的这套台钓技术了。毕竟,习惯买蚯蚓的城市钓友可能没体会农村挖蚯蚓的辛苦,而且当一村子孩子都喜欢钓鱼的时候,屋前寨后能藏蚯蚓的地都翻了个遍,遇到冬季几个月不下雨,气温又低更是一蚓难求。虽然,偶然可以用鸡肝、鸡肠、小虾、玉米粒之类的代替,但始终没有万能饵料蚯蚓好用。台湾同胞这个饵料好啊,方便携带、用多少开多少,蚯蚓这二祖宗有时候还得侍候养着。

蚯蚓多上无鳞鱼,罗非,鲤鱼,而我最喜欢钓鲶鱼和黄丫头。一是野生鲶鱼可以长到十几二十多斤,

胖老板汗大,腾挪着那水桶的身材,汗水粘结了衬衣,我看不过了想帮忙,却无从下手。这时,他开始拿出线组装钩调漂,我一看那鱼钩还没花生米大,忍不住笑他:老板,你这钩子细了,中鱼都会断吧?他还是一句老话:不碍事。

自然,调几目钓几目这样的武艺高招,他耍出来我也不得要领,尤其捏饵料上钩后施施然毛巾擦一下就干净了让我极度羡慕,要知道挂蚯蚓或者内脏都腥臭无比,筷子大的蚯蚓挣扎起来鱼钩刺破了黏液横射,那种酸爽估计很多钓友深有体会。

钓点就在远处的石山,前年拍的照片。这个河道周边,青少年时期的我把欢声笑语洒遍了竹林、河滩、溶洞……

胖老板操正架步,开始垂钓。只见他下竿才几秒,浮漂有动作就马上起竿,中了条土鲮。我很疑惑为何没黑漂也中鱼?他解释道:台钓和传统钓法不同,黑漂已经是死口了。不过,几两的鲮鱼还要溜几个回合才用抄网抄起来,让我对这种一直期待的现代化鱼竿嗤之以鼻,磨叽!要是我用竹竿,直飞了。接下来半个小时,基本保持一分钟上一条鲮鱼或者罗非的节奏,简直目瞪口呆!我的乖乖,这种钓法太丧心病狂了,打鱼的疍家都没这个收获。看得我蠢蠢欲试,胖老板友好地把钓位让给我,另开多套装备在旁边开工。

就这样一个中年肥胖油腻大叔穿着衬衣扎着领带,和一身校服人字拖的我,在河边开始了狂抽的演奏曲。他只教给我一个要诀,浮漂只要动了就抽。

基本这么大的土鲮还有罗非,我实在当时不习惯溜小鱼,直接硬拉,脱钩不少。而且鱼竿都差点搞断了。

两个人狂抽了六个小时,接近一百斤鱼获。这手臂是酸麻得痛苦,内心却泛起了抗拒的寒意。当时在我们家乡地区台钓估计是很小众的钓鱼方式,一来渔具太贵了,二来大家都不懂甚至没有听说过,不像现在的网络信息发达。假如这个台钓传播开来,江河的鱼类资源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毕竟对诱鱼和成功率来说,实在太高了。我是一个对家乡山山水水有浓厚感情的人,从提起那百斤鱼获的一刻,就决定了放弃学习台钓,更不主动去扩散。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时代的车轮把一切碾压,到2002年开始,家乡的钓友开始把台钓在两年时间带来一股狂潮,钓鱼人的人口迅速膨胀,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急剧下降。台钓多数收获的是有鳞鱼,导致我这个偏爱传统钓法钓无鳞鱼的爱好者开始出现了空军的状况。同时由于某宝等网购方式的兴起,电鱼机、丝网等可以用更廉价的价格得到,加上我们当地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没有多少文化科普的当地人开始热衷吃野生动物。苍翠大地,几年间血肉横飞,野生动物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竹竿大弯弓。

好在政府及时出台一些管理条例,也捉了几年电鱼的,才稍有改善。和台湾老板的这次偶遇并没有下文,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当初也没留下联系方式。第一次接触台钓爆护,却导致了自己直到2017年才重新学习台钓是始料不及的。毕业后辗转数地工作,在广州安定下来后,父母出来帮忙带小孩,我就完全没有了不定期回家乡钓鱼的借口。在广州,想钓鱼挖蚯蚓太麻烦,渔具店买的蚯蚓太小,网购的必须养着在家里,领导说再带回来塞我吃了。无奈,只好重新学习台钓,把鱼竿改造一下,还添置了一些。逐渐也入坑了,用那些一套套的理论糊弄自己,当初那种台钓会对资源赶尽杀绝的担忧也用大部分鱼获放流所代替。

2017年拍的,当时转换时期,依然经常用15号伊势尼挂整条蚯蚓钓鱼。

垂钓方式不是重点,如何保护有限的钓鱼资源,可持续地能娱乐下去才是关键!希望大家多一点放流,留大放小,不用小药!共勉!

家乡美景镇楼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