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高宝邵伯湖渔管办了解到,冬季放流(以下简称“冬放”)正在集中进行,将一直持续到本月18日,前后共放流各鱼种达109万斤,投入放流资金近400万元。放流是补充和平衡高宝邵伯湖渔业资源重要手段,今年“冬放”鱼种品种主要有鲢鱼、鳙鱼(花鲢,俗称胖头鱼)、草鱼、细鳞斜颌鲴、鲂[fáng]等。专家认为,多品种放流模式有利于改善鱼类群落结构,维持生态平衡。
昨天一天放流8万斤白鲢
这个冬季放流鱼种109万斤
昨日,记者来到高邮湖长征圩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里是当天放流的主要区域。为保证放流效果,所有鱼种都由渔政人员现场检查、现场测量并称重。
据悉,昨日一天,湖区共放流了8万斤白鲢。渔管办资还处处长许飞介绍,自2016年12月底以来,他们已连续10多天在湖区放流,预计放流行动将持续到本月18日,共放流鱼种109万斤。
许飞说,这次“冬放”是一年中最集中的时候,每天都有几万斤的鱼种放入湖区,“投入资金近400万元。”
人工放流多是“土著鱼”
放哪些鱼种都有科学依据
许飞介绍,人工放流所选的鱼种,首先要湖区本身就有这些鱼,也就是说放流的鱼种必须是湖区的“土著鱼”。其次,放流哪些鱼种,还要有科学依据。“我们每年都有渔业资源调查,对湖区的资源现状以及放流效果进行评估,这个评估结果同时也是新一轮放流行动的依据。”
放流的鱼种,习性各不相同,生活的水层也不尽相同。草鱼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鳙鱼和鲢鱼多分布在水的中上层;细鳞斜颌鲴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鲂属于中下层或离底类鱼类;赤眼鳟是中下层鱼类,喜栖江河、湖泊水流缓慢的水体环境中。“不同鱼种搭配放流,可以起到分层净化水质的作用。”
湖区常见20多种“土著鱼”
将再次普查渔业资源
往年湖区资源普查发现,高宝邵伯湖放流的优势鱼类有鲢、鳙、翘嘴红鲌等,而湖区自有的优势鱼类为鲫鱼、鲤鱼、银鱼、梅鲚等。为了弄清湖区渔业资源的最新动态,在放流的同时,渔管办还将聘请专家进行渔业资源普查,并对上一年度渔业资源放流进行评估。
许飞介绍,湖区常见土著鱼有20多种,大多不需要人工放流补充资源,“如鲫鱼是生活在水层底层的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下游动、觅食、栖息,但气温和水温较高时,也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鲤鱼也是底栖杂食性鱼类,既吃荤也吃素,他们在湖区繁殖量很大。”
大规模放流有利渔民增收
更可以洁净湖区水质
记者了解到,渔管办已连续多年在湖区大规模放流,如2015年的“冬放”就投入了480多万元的资金,2016年“冬放”投入资金376万元。
许飞说,放流不仅为渔民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鱼类是湖泊生态系统中最具有净水功能的,这些鱼放流到湖区后,完全不用人工投喂,是“人放天养”的模式。“通过放流滤食、草食、杂食的鱼类,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湖泊沼泽化,保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洁净的水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如放流的鲢、鳙鱼和细鳞斜颌鲴等鱼类,可以摄食蓝绿藻、浮游动物以及消化吸收水体中腐殖质,加快氮磷的有效转换。据测算,生长1千克花白鲢可消耗40多千克蓝藻或绿藻,因而被人誉为‘清洁工’或‘环保鱼’。”
高宝邵伯湖人工放流开始于1987年,到今年已有30年历史。近几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放流资金大幅增加。放流理念上,由最初注重经济效益向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的转变,放流品种选择上由传统的河蟹和鲤鱼增加到鲢鱼、鳙鱼、鳜鱼、草鱼、河蟹、鲤鱼、细鳞斜颌鲴、翘嘴红鲌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苗种,品种选择多元化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