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用别人的就上鱼?未必是饵料配方的问题

我以前非常迷信饵料配方,后来玩了黑坑又开始迷信小药,尤其是左右两边都在连杆上鱼,而自己的浮漂一动不动的时候,那种体验但凡有类似经历的都应该明白是个什么感觉。后来呢,冤枉钱丢了不少,钓得也多了,加上自己又做自媒体,总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所以也慢慢摸到了门道,不再单纯地关心饵料配方、小药搭配,而是将重心放到了选位、使用及调整钓法上。

今天这篇文章呢,我并不打算劝各位钓友放弃追求配方,有些观念一时半会是改不过来的,而且配方这事我以前也提过不少,老是说也没有意义。我今天就是想和大家分析一些垂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个人看法,可能你看了以后会有一点启发,对以后的垂钓会有帮助。

“自己的饵料没口,用别人的就上鱼”,这是很多人迷信配方的开始

我写文章这几年,只要写到饵料、涉及到配方问题,就会有很多钓友留言,我看过不少人的评论,发现一个现象,即大部分人一开始是不那么迷信配方的,甚至根本就不关心这个东西。

那为什么一开始不关心、不迷信,到后面钓多了反而就信了呢?就是因为遇到了“自己没口,旁边钓友连杆”的尴尬经历。如果说这样还不足以让你动摇,那么当你久久没口,拿了隔壁钓友的饵料过来试却马上就中鱼的时候,不信也信了。大家可以问问自己,或者想想身边迷信配方的朋友,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

我举一个亲身经历(故事有点长)

事情应该发生在十多年前吧,反正那会儿我还在上初中,用的竿子都还是短节竿(估计现在很多人都没见过)。有次,我爸去一个农庄干活,那个农庄里有不少鱼塘,鱼塘对外开放垂钓但钓上来的鱼要以15元每斤的价格买走,也就是所谓的“斤塘”。刚好那个农场老板和我爸是认识的,然后在聊天中我爸就说了一句,意思就是说我比较喜欢钓鱼。老板一听就立马接话,说想钓鱼随时来玩。过了两天我就去了,东西也没带多,一根竿一套线组一个盆以及一团饵,连椅子、抄网、鱼护都没带。因为是斤塘,鱼的密度肯定是高的,加上塘面又不大,所以我没一会儿就钓了好几条。

当时这个塘还有位钓友在钓,看装备是相当“豪华”,我下竿的时候他没做声,我也没打招呼,可在我连中几条鱼以后,他就跑过来要饵料了,然后说自己钓一下午也没钓着像样的鱼。于是我掰了一半饵料给他,接过饵料的时候,他还说了句“这饵料这么硬啊”。这位钓友回到钓位以后,就开始拉饵,但饵料太硬,拉半天不附钩,我感到有点尴尬,就说我这饵是搓的,你搓大点丢水里就行了。(其实我一开始也想开拉饵来着,但没开好,哈哈)

用了我的饵料,没抽几竿,他也中鱼了,七八两重的鲫鱼吧,当时他还很激动地说:我就知道是饵料的问题,小师傅你这个饵配的不错啊。其实我哪有什么好配方,就是蓝鲫918这一类常见饵,我当时心里还想,不是我配方好,是你自己不行吧,这么一个斤塘你都钓不起鱼来。

饵料都很普通,那为什么我的饵能钓到鱼,那位钓友就钓不着呢?

事情过去很多年,有些细节我记不清了,原因到底怎么样也不好说,但我的分析是这样的:当时是秋季,白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但温差比较大,到了傍晚明显就感觉凉丝丝,穿个短袖还有点凉。

那位钓友中午开钓,而中午到下午三四点这段时间光照是最强的,斤塘里面鱼本身就多,如果光照强、水温高,水里就比较容易缺氧,鱼会离底甚至起浮,这样肯定不好好吃食。另一方面,那位钓友我看了他的饵,在没用我的饵之前,他一直在用拉饵钓,钩子小,拉上饵料就一点点,基本上入水就开始雾化。那地方虽是斤塘,却也有白条、翘嘴,饵料入水首先被这些上层鱼给截去了,到底应该剩不了多少东西,而且底层鱼也不只是大鲫鱼,一两不到的麻将鲫也有,这些鱼肯定比大鲫鱼更贪吃,总合这几点大概就是他钓不好的原因吧。

而我呢,去的时候就已经是傍晚了,记得当时就穿了个短袖,一阵风吹过来就能起鸡皮疙瘩。傍晚光照没那么强,鱼就会慢慢下底,而且鲫鱼的开口时间本身也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另一方面,我去钓之前本来也是想开拉饵(因为不知道鱼情,怎么也想不到还有小鱼闹),但是饵料给开砸了,拉不起来,就只能改为搓饵。也正好是开了搓饵才能够顺利的到达底层,饵料硬、又搓的大,相对来说小鲫鱼小白条要吃进嘴里就没那么简单,给大鲫鱼制造了机会。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也无从得知了,毕竟已过去那么多年。

饵料的状态真的能够改变鱼的咬钩情况

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钓友有没有钓过黑坑,如果你去过黑坑、钓过黑坑里的老鱼滑鱼,就会发现很有趣的一个现象:用自认为状态很完美的一款拉饵去钓,钓半天没口,要么就是只见鱼星不见口,这个时候你挂两个皮筋颗粒丢水里本着爱吃不吃的心态去钓,没准反倒能糗上几条鱼来。

那你说皮筋颗粒才多少钱一瓶,这玩意儿能比五颜六色、香气四溢的商品饵好吗?关键就是状态对路了,同时味道没有那么冲,不会引起滑鱼的警惕。有的时候你也别看塘里的鱼多、鱼大就老想着下去就会来吃钩、个个都是大黑漂,可能就需要耐住性子慢慢守着才行,钓一个是一个。

野钓没那么多滑鱼,但状态依然重要,因为自然水域有杂鱼啊,有水流啊,而且有些地方还特别深,这种情况下,你的饵料溶散性太好就是钓不着鱼、钓不着大鱼,可能不如别人挂个麦子、挂个玉米,虽然来口慢,但钓得大啊。

再举一个例子:

我之前在外地,经常去一条河道钓鱼,里面鱼是不少,但我从来没钓到过大货,当时还一度以为是电鱼、撒网的人太多把大的给搞完了。结果某天遇到一老大爷,他刚收好竿子准备回家,我一看人家鱼获,多倒是不多,但大板鲫居然有三四个,当时也没想多,纯粹以为人家是运气好,于是打了个招呼就走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只要去钓就能遇到他,人家每次都钓不多,但个体都偏大。

某次我从地铁站出来,又碰到老爷子了,习惯性问了句鱼获咋样,这次大爷说鱼获还可以,然后慢悠悠地放下装备,打开塑料箱给我展示了一下,好家伙,十几条大板鲫啊。我当时实在好奇,就问了句:看您每次都钓到大的,我一次没钓到过,您究竟用的什么饵,方便透露不?说完还递了根烟过去。大爷笑着说,哪有方便不方便,又没有秘密,于是打开了一个小饭盒给我看,没想到里面装的居然是白米饭。

我自认为,饵料配方不对、味型不对路,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导致鱼一点都不吃饵

前面举的几个例子都谈到了饵料的状态,因为饵料状态不对,比如说雾化的快了,可能很招杂鱼,饵料一入水被杂鱼先给吃了去或者到水底后小鲫鱼先吃了,那大的肯定就没那么容易钓到。像钓老滑鱼的时候,情况也比较特殊,可能雾化很强它们不太敢靠近,味道重一点它会抵触,不如本味的没有一点雾化的颗粒好用,但这也不是说普通商品饵百分百没口、百分百钓不起来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饵料状态没什么问题,光是味型不对的话,我认为不会导致鱼一口都不吃,最多就是吃口不是很好、浮漂反应出来的信号没有那么利索罢了。

在饵料味型方面有两点你是需要考虑的

第一点低温、鱼小、口轻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将饵料味型调的冲一点。气温低,水温一般也不会高到哪去,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水温很低,鱼的活性就很差,甚至张不开嘴去吃东西,你可能用正常的饵料浮漂就老是晃、点点点,出不了正经的口。当然这和线组粗细、浮漂调钓也是有关的,若不考虑装备问题,我们常用的办法就是加腥,你可以加大量虾粉或赤尾青,拉完饵去蘸一下即可。有的时候这么一用顿口马上就来了,如果还不行那要么可以蘸点小药,但蘸小药容易把窝子蘸“死”。还有些地方,可能由于水质关系,鱼儿就嗜腥,这时候用腥饵一般也比香饵好使。

第二是水温高、缺氧、鱼有点离底的状态下,你可以试着往饵料里加酸或者加促食剂其实很多促食剂和用“酸”的道理差不多,你闻一闻它也是带点果味、果酸的,在夏季秋季水温高、低氧的时候比较好用,某些情况下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然了,我不是鼓励大家在自然水域去用小药,一方面添加剂这个东西大家要正确看待,别盲目抵触;另外一方面,你不用小药也可以用果味的饵料嘛。或者说有的钓友喜欢自制药酒,你可以往饵料里加点中药酒,有时也能刺激鱼口。你用自己的饵料鱼不吃,把人家的饵料拿过来鱼就吃了,但你也不知道人家的饵料里到底有没有加小药这些东西,问了人家也未必透露。

最后补充

昨天发表一篇文章,有位钓友给我留言,提了个问题,说:在河里钓鱼,为什么搓软一点的饵就没钓到过大的,而搓硬的就能上五六斤的鱼?然后我的回复是饵料软一点可能入水后溶散了或者被小鱼吃了,硬的话能够快速到底、或小鱼不怎么吃的进,这是其中一种可能。其实,这种情况还算好的,至少用硬的还能钓到鱼,要是软硬不吃,那才应该头疼呢。

拿这位钓友举例,如果当时他用软饵在钓,一直钓不到,而旁边钓友刚好用的是硬饵,那他去拿了人家的饵过来试,一试居然上鱼了,那会不会也联想到配方问题呢?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