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钓鱼的饵料,活饵首推蚯蚓,因为广谱性极高,只要窝子里进鱼,那肯定给口;但是要说蚯蚓独领风骚,那也不尽然,玉米,被称为素饵中的万能饵,可窝料,可钓饵,尤其是进过药酒一番泡制,二者结合后,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几乎是鲫鲤草鳊通杀,既可以打窝,也可以直接用来挂钩,符合真正意义上的诱钓合一,但是,要真说自制玉米饵,效果突出的,却着实没有几个,大多数钓友自制酒泡玉米,就算照着配方和步骤来,开盖之后,玉米全是酒味,实战效果,很是一般。
自制饵,几乎是每个钓友到了一定钓龄后,都会亲自动手尝试自制饵,配饵,这说不上是一种什么心理,可能用自制的饵料钓鱼,钓上的鱼,成就感,都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自制饵,看似不怎么复杂,但是不少钓友亲自制作,几番尝试之后,都会对自制饵,尤其是酒泡玉米,就失去兴趣了,原因很简单,酒味浓郁,闻起来似乎不错,但是进水之后,发窝效果,还不如新鲜的嫩玉米,在反复调整配方,却发现效果始终一般,所以也就息了自制药酒泡玉米的心思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有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处理好。
药酒泡玉米,优势在于味型多样,香味的层次感比较多,这样玉米进水之后,扩散区域广,尤其是添加了诸如丁香、山奈、八角之类的中药材之后,一旦吸引鱼群进窝,鱼开口进食的欲望也比较旺盛,而且经过泡制的玉米,状态比较适口,虽然不至于像嫩玉米一样软嫩,但是也比较有嚼头,也就是很容易饱腹,这些都是优点,为了做到这些优点,我们需要在泡制之前,分别处理,然后才能泡制如果不事先处理到位,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要求的制作,药酒的配方很多,而中药材的比例也是各有千秋,因为地域不同,水情、鱼情都不同,所以无论是哪一种配方,其实只要泡制到位,效果都不会差到哪里,而主要用来制作药酒的中药材,无非是山奈、甘草、丁香、八角、桂皮、阿魏这几种,而用来制作药酒的酒基,都是用曲酒,不管是大曲、小曲、麸曲,都可以使用,和香型没有关系,在使用曲酒泡制药酒时,有两个细节,是很多钓友都在不经意间忽略,导致药酒酒味过大。
1、药酒在泡制过程中,必须要添加红糖或者白糖,药酒在制作过程中,想要将药香味浸泡出来,必须添加一定比例的糖,糖在药酒的泡制过程中,主要起着溶解催化剂的作用,在工业制作香精的过程中,溶解药酒中其他材料的糠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糖分溶解,还能起着防腐的效果,简而言之,添加了糖,药酒中中药材的味型更容易显味,如果不添加,则药酒的药香,很容易被酒味覆盖。
2、药酒在泡制过程中,应该定期、按时摇晃或者搅拌;中药材在被白酒浸泡的过程中,除了植物纤维,还是有不少成分溶解于酒精的,这种溶解后的物质,很容易沉淀在容器底层,如果不加搅拌、摇晃,药材的香味,就只能散发出一部分,就算泡制的时间再久,也始终是酒味大于药香味,后期再用来浸泡玉米后,自然是酒味大,药香味几乎没有,而合适的做法,是每隔2~3天,就搅拌一下瓶底,待药香味浓郁,明显大于酒香,这才说明药酒泡制成功了。
3、药酒的浸泡时间,至少要20天以上,所谓5~7天速成,这个说法是不太现实的,但凡短于20天的药酒,基本上都是用工业香精调味,而事实上,药酒浸泡的时间越久,再用来浸泡玉米,效果就越好;
接下来,就是玉米的处理,用来制作泡玉米用的材料,必须是晒干的干玉米,嫩的、湿的,都不太适合;因为没有脱水的玉米,其内部尚存一定比例的水分,在蒸煮的过程中,稍微多煮一会,就容易煮烂;那么除了这一点,玉米的处理,以及浸泡的过程中,还有三点细节需要注意。
1、脱水的干玉米,必须要用温水浸泡,而且浸泡时间不短于12小时,不宜超过24小时,在浸泡的过程中,3~4小时就要翻底搅拌一下;充足的浸泡时间,可以保证瘪、坏、破损的玉米粒浮出水面,而适时的搅拌,也是能将其彻底挑拣干净。
2、浸泡之后,必须沥干,但是沥干后,需要用湿毛巾覆盖,最好是能让其发芽之后,再进行蒸煮,一般温水浸泡、沥干后的玉米,用湿毛巾覆盖后24~48小时左右,就会有发芽迹象,不需要全部发芽,只需要部分发芽就可以,发芽后的玉米,玉米的香甜味的浓度,会达到最高。
3、发芽后的玉米,经过蒸煮这个过程,只需要将发芽后的玉米,煮的略开口就可以,然后沥干后,再倒入酒液,如果不沥干,直接导入酒液,则药酒和玉米、汁液泡在一起,很容易变质,如果药酒浓度高,就算不变质,但是味型就全窜了,泡制后的玉米,会有一股淡淡的馊味。
总结,在泡制玉米的过程中,以上的这几个细节,虽然不是每一个都必须做到,比如将玉米发芽,但是其他诸多环节,都需要做到位,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先制作药酒、药酒制作好了之后,再处理玉米,切忌白酒、药材、玉米,一起盛放,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玉米的甜香味、白酒的酒味,盖过了药材的味道,最后泡制出来的玉米,就只剩下酒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