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野钓时为何总是钓不上大鱼,除大鱼少,还有这2因素

野钓的人,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就冲着休闲去的,别说有没有大鱼,能不能钓上鱼都无所谓,享受的就是钓鱼时,那种惬意和放松;第二类,就是冲着鱼去的,倒不是说一定要收获多少鱼,就是享受钓上鱼的征服感,所以说,钓上多大鱼的,这种征服感就有多满足;可事实就是这么残忍,别说大鱼,就连正常的小鱼数量也是越来越少,所以不少钓友总是喊着,水里要有鱼。

其实要真的细数一下,国内除了个别的省市,如甘肃、山西等地,确实是自然水资源稀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野钓资源,无非就是收费和不收费之间的区别,收费的资源,就是容易钓和更容易钓的区别,而不收费的资源,那确实是密度感人,资源匮乏,但是如今本来就是个讲究效益的社会,不想花钱,还想钓很多鱼,甚至很多大鱼,这本来就有点奢求的意思了;要说野钓大鱼,很多钓友总是感慨,少不说,而且非常难钓。

为何大鱼这么稀少呢?一则是环境因素,为经济让路,为发展让路,工业化进程太快,导致水资源被大幅度污染;二则是人为因素,电鱼毒鱼屡见不鲜;好在前者现在越来越少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后者渔业部门、司法单位的管控力度也越来越大,禁渔期的法规执行也是越来越严格,所以整体来说,水资源还是越来越好;但是大鱼的生长和生存,前者需要时间,后者需要空间,都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立竿见影的,所以少是必然的。

那么是不是说,就钓不上大鱼了呢?也许是近些年资讯发达,以前钓上个七八十斤的淡水鱼,就能称为鱼王了,可是这两年,从100多斤,到一百七八十斤的鱼被钓上岸,这些新闻也是屡见不鲜,那么说明钓上大鱼,也是有几大的概率,关键是看在哪里钓,以及如何钓,那么进一步来说,想要钓上大鱼,首先得确定水里确实有大鱼,那么我们在确定水中确实有大鱼的情况下,是不是耐心守钓,就一定有大鱼能被钓上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两点不讲究,那就算在有大鱼出没的水域中,也全然没有钓到大鱼的机会。

一、守钓大鱼的窝料和钓饵,所谓的本味,是要看大鱼平时能不能接触的到

我们在野钓大鱼的时候,不管从窝料、还是钓饵,不少大师都在反复强调,一定要本味,那么浅一点的理解,就是说比如红薯、玉米粒、麦粒、红虫、蚯蚓等,都算是本味的饵料,但是事实上,就算用这些本味的饵料去做钓,实际的效果,也不是很好,用勉强来形容,都不合适,用差强人意,应该勉强靠点谱为何呢?因为除了人工打窝、投喂,正常情况下,大鱼是很难接触到这些食物的,从材料上来说,也确实本味了,但是发窝极慢,不养成口癖和固定的窝点出来,大鱼是很难上钩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如何做呢?其实还是要从大鱼能接触到的食物,从这这个方向上来配置,可能效果会更好,比如以前有文章介绍,用枸杞钓鱼,用桑葚钓鱼,甚至是用普通钓鱼,好多钓友都觉得这是在开玩笑,其实如果作者能说清楚,这些水域附近就生长着这些果蔬,那么就不难理解了,原因很简单,大鱼在平时,甚至主要的食物就是这些,用这些来垂钓,那效果能不好么?那么如果附近没有农林果蔬的,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那还有一招,就是原塘泥,也就是钓点水域附近的底泥,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比例混入窝料中去,降低鱼的警惕性,提高大鱼进窝的几率,还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的。

从饵料这个层面去操作,如果做不到降低大鱼警惕性,那还不如用本味的饵料,如红薯、玉米、麦粒等,去培养大鱼的口癖和进窝习惯,虽然费点时间和物料,但是相对来说,总比用什么奇怪的窝料、商品饵,效果要好很多;倒不是说不能使用商品饵,而是商品饵的味型普遍比香郁,二则太容易雾化,很容易招惹小鱼不说,每次上钩附饵,动静也是不小,很容易惊扰进窝的大鱼。

二、出钓环境是越安静越好

现在的野钓资源日渐稀缺,尤其是容易出鱼的钓点,那钓位附近的96KaiFa源码,赶得上黑坑赛了,以前是十几米相隔一个钓位,现在,1~2米坐一个人都不稀罕,这么稠密的钓点,别说大鱼进窝困难,就算是小鲫鱼进食,估计也是战战兢兢地的,别说大窝,就是窝料铺满水底,估计大鱼也不敢进窝子了。

毕竟野外的大鱼,无不

是经过残酷的淘汰,无不是身经百战,对野外大鱼来说,安全才是第一生存要素,何况能谈得上是大鱼的,一般体型都不小,都有足够的脂肪,能充分应对长期不进食,所以安静的环境,就是野钓上大鱼的一个先天要求,周围环境越安静,人越少,动静越小,那么钓上大鱼的概率越高。

如同开篇所言,想钓上大鱼的前提,那就是水域中必须要有大鱼出没,然后我们再用合适的饵料,精选后安静的钓点,多几分耐心之后,自然有几率能钓到大鱼。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