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句垂钓谚语用 在我们中原地区,可谓适宜。既诠释了鱼类喜好逐草而居、逐草繁殖、逐草隐藏的生理特征,也成为众多钓友确定钓位的基本原则。然而,中原地区,尤其是黄河以 北的池塘、水库,因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岸边水草较少,那么即便是一小丛草、几小棵树枝,甚至是仅有一根树枝也不要轻意放过,将其作为钓位,极有可能会 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就有几次难以忘怀的此类经历。
那是20 1 0年的春天,笔者回原籍给老母亲过生日,忙里偷闲去县城北的一鱼塘垂钓。该塘为新开挖的土坑,长约80米,宽约15米,水深约1.5米,每两天放鱼200斤,垂钓一天收费20元。根据长钓腰的原则,我在塘中间选了钓位,然而时至中午仍无鱼口。看到北岸 岸边有一小丛草,面积有脸盆大小,立即提竿过去,试一下草前水深仅30厘米。也没打窝,挂了钓鲤商品饵就轻轻地投到草前约15厘米处。仅几分钟后,忽见浮漂被猛然拉黑,抖腕提竿中鱼,遛了几分钟便将一条近4斤重的鲤鱼抄了上来。此后不到两小时又连续钓出3 条,慌得周围钓友纷纷挤了过来,笔者见好就收,抽身撤退。
第二天再去,早有两位钓友在那钓位坐定,我只得另寻他处。绕塘转了一周,不经意间发现南岸约5米处孤零零立着一根树枝,小拇指粗细,露出水面约30厘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钓位定下。准备停当,照树枝打了两把颗粒料(咱知道鱼们在老家就吃惯了这个),挂了用麝香米熏制的颗粒料投竿于树枝旁边。仅过了10多分钟,就见浮漂点了一下随即黑漂,一条约3斤重的健鲤被我请上了岸。至天黑,共钓出鲤鱼5条(钓跑一条),连后来挤过来的两位钓友也各收获一条。
2007年5月,距笔者住地3公里的丁村开放了一鱼塘。该塘为早几年开挖的用于放进煤矿水抽出浇地的土坑,被承包人放了鱼。该塘面积很小,长约60米,宽约20米,水深约1.5米。每周放两次鲤鱼,每次100斤,垂钓收费20元。笔者去钓那天正值鲤鱼甩子期间,于是顺手在路边拔了一捆草投在北岸的角边。在草前集中打了两把颗粒料,和好钓鲤商品软饵,测出草前水深仅40厘米,为不使鱼儿警惕,采取调二钓三钓钝。不大一会儿,就见有鱼拱草,翻腾,浮漂也在水面上下起伏。片刻,就见浮漂悠然送起,立马抬竿中鱼,牵往远处遛乏抄出。其后在此钓位连连得鱼,共钓鲤鱼8条,远超出其他钓位钓友的鱼获。此后,笔者去该塘钓鱼,或投草,或投麦秆、玉米秸,或投树枝,获鱼均较理想。
除了鱼塘,凡去水库垂钓,如1 5 0公里外的小浪底,附近的宝泉水库、武家湾水库、白墙水库,笔者都先耐心寻找有草或树枝的钓点,而不盲目下竿。前年夏天去白墙水库钓鱼,光找钓位就花去一上午时间,最后在西南角浅滩处发现距岸6米有一棵树枝立于水上,才就位开钓。先用酒米打窝,调四钓二,挂蚯蚓下水,接着连上鲫鱼,至晚,共获鱼30多斤,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