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湿度对钓鱼有直接影响看法,相比之下空气湿度越大越不爱上鱼,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这种现象要明显于中国南方地区。自然水体的温度变化主要受气温,辐射温度和蒸发的影响,它们是决定水体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和辐射热对于水温的影响早已众所周知,这里不再重复。
湿度对水体温度的影响,恐怕还未被大家所注意,空气湿度大为什么会影响钓鱼呢?空气湿度大时直接作用于水体,影响水体的温度自然变化,影响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空气交换,影响水体的光合作用,也就影响了鱼的正常生活和摄食。
在这里很有必要再重复一下水体温度和鱼类生存条件的关系,水温越高水体溶氧量越低,鱼类新陈代谢越强烈,需要氧气越多,反之,水温越低水体溶氧量越高,鱼类新陈代谢减弱,氧气消耗减少。在养鱼相同的大密度的鱼坑,夏季开着增氧机有时也会要翻坑,冬季只需在冰上打几个透气空就完了,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水体白天在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下会随着变化,水体温度越高蒸发的越厉害,蒸发水蒸气会降低水温,然而在空气湿度较大时,蒸发作用会减弱,这和在桑拿浴室里晾衣服,很长时间也晾不干是一个道理,也和在闷热的天气里感到排汗困难是一个道理。
夜间湿度一般要高于白天,这是因为夜间的温度低于白天,单位数量的水蒸气在气温降低时,它的湿度值是升高的。夜间升高的湿度会更加减少水体水蒸气的蒸发,从而更加不利于水体降温。在闷热的天气里,当水体温度高于鱼的正常生活要求时,水体含氧量低于鱼类最低需要,每升两毫克时,较肥的鱼坑会翻坑,鱼不喜欢摄食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水体和大气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交换,水体在吸收空气的同时也在释放空气,在大气压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维持在均衡的状态下的每升五毫克左右,适合鱼类的正常的生活条件,当大气压力小于正常值时(表现方式之一就是空气湿度增加),水体吸收的空气较少,释放的空气较多, 破坏了均衡,造成了不适合鱼类生存的条件,由于水体的含氧量的减少,鱼类会感到呼吸困难,哪里还会去吃食呢?
在水体里生长着大量绿色的藻类,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会产生大量的氧气,由于较大的湿度挡住或减少阳光的照射,使他们不能光合作用或减少了光合作用,不能补充水体鱼类所需要的氧气,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甚至还要消耗氧气,使鱼类得不到合适的生存条件。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含水分的指标.空气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空气湿度的指标. 换句话说同一单位的水在不同的温度的空气中相对湿度是不一样的, 空气湿度越大地面水气越大,日出的时间越晚,越影响鱼类正常摄饵。以在静水里垂钓野生鲫鱼为例,太阳每晚出半小时,垂钓率降低百分之十,空气湿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时就有薄雾,湿度越大雾气越大,湿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时就是满天大雾了,雾不散鱼根本不吃食,所以雾天不要出行,因为不上鱼交通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