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线容易打结这个问题困扰不少96KaiFa源码,甚至有十数年钓鱼经验的老96KaiFa源码也头痛不已。子线打结之后绝大部分都会卷曲影响我们抓口准确度,严重的话甚至会延迟反应鱼儿的吃口。最重要的是:打结之后的子线拉力值会锐减,让我们切线跑鱼,大部分时候在杨竿刺鱼的瞬间切掉。
PE可以做子线
子线容易打结也是很多96KaiFa源码放弃使用PE子线的原因之一,PE线作为子线有很多优势:柔软易入嘴、不容易受伤、同样线径拉力强劲……。但是容易打结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嫌麻烦的钓友们不得不放弃使用。
子线打结真的是绕不过去的坎吗?蓑笠哥就常年使用PE线作为子线(当然尼龙线也经常使用,具体看当前钓况),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容易打结,但是现在几乎一整天都很难遇到一次。你只需要留意下面几个小技巧,基本很难会打结。
子线用的好渔获不会少
铅皮重量和子线粗细成正比
在我们抛竿入水之后,由于铅皮的比重比较大密度较高,它是会先沉下去然后牵动子线带动饵料到底。铅皮的越重,那么它沉底的速度也就越快,子线越是可能和铅皮保持直线沉底。在这个过程中两个饵料不规则形状加上因为流体的原因不是会直线沉底,会前后左右的移动。那么移动的越快,越是容易缠绕住主线。
如果你的子线和铅皮的重量比越大,那么缠住的可能性就越高,PE和尼龙线都是如此。也就是说铅皮越重,子线越细,子线缠绕主线的可能性就越高。我们在使用线组配置浮漂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子线用得越小应该使用吃铅越小的浮漂,反之亦然。
有一个比较粗略的计算方法:吃铅1.0g左右的浮漂配1.0线径的子线;吃铅2.0g的浮漂使用2.0线径的子线。当然越是网上,这个比率可以约小,比如吃铅4g左右的浮漂用3.0的子线就没有太大问题。留意这个注意事项可以极大减少子线和主线缠绕的概率,尤其是PE线。
铅皮和子线成正比
抬竿刺鱼铅皮不要出水
一般有一年以上台钓钓鱼经验的钓友很少会发生这类问题,刺鱼的动作是抖腕,只让线组在水里面走一小段距离即可,不用暴力杨竿整个线组飞出水面。这是因为子线在水中上升的时候不容易打结,但是飞出水面之后由于惯性等一系列的影响会加大子线相互缠绕、子线缠绕主线、直线缠绕铅皮的概率。
最重要的是直接飞出水面的线组如果把握不住有可能会飞上树,尤其是脱钩跑鱼之后打结和上树的概率大增!正确的做法是抖腕或者抽竿刺鱼,不论是抖腕还是抽竿之后有没有中鱼都不能让铅皮脱离水面。这一点在浅水区或者浮钓不太容易做到,但是只要你加大练习用不了几天就能掌握。如果你不太理解蓑笠哥所说的刺鱼操作,你可以去一个人多的黑坑看看渔获最多的几个钓友是如何刺鱼的就懂了。
刺鱼不要让铅皮出水
调钝应该用短子线
调钝的意思就是铅皮的重量等于或者大鱼浮漂吃铅(浮力)的重量,至少对于沉入水中的浮漂那段可以如此理解。也就是说,调钝比调灵所使用的铅皮要多,虽然可能多不了太多(比如调平水钓跑铅),但是如果调钝你的子线又长的话是一定会加大缠绕的概率。
而且调钝的话用那么长的子线根本就意义不大:这样吃亏会更慢的反应在浮漂上,往往会错过鱼口。蓑笠哥建议如果是调钝,大约对折后10CM左右的子线就可以,如果是钓鲤鱼的话15CM也没有问题。如果是钓鲮鱼,更应该短一些才是,大约4-6CM就可以了(梅州钓法)。
调钝用短子线
如果可以尽量抛满竿
这是因为抛满竿饵料和铅皮本身有点儿距离,在铅皮带着子线沉底的时候主线并不喝它们呈一条直线而是有个夹角。有了这个夹角的的距离,哪怕你的饵料是三角形(蓑笠哥捏的饵料大多三角形,这样加速雾化,小鱼嘬了就不追大饵了)也很难会缠绕到主线。除非你的铅特别重而且水又比较深的情况下才会有可能缠绕。
抛满竿不容易打结
其实如果用PE子线,钩距加大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缠线。就蓑笠哥这些年钓PE子线的经验来看,上钩和下钩距离6CM-8CM到8CM最好。当然了同样的道理也适合尼龙线,钩距增大会减小缠绕几率。后面会有文章仔细讲解如何灵活运用钩距,敬请关注。
最后愿各位钓友大鲫大鲤,子线防缠绕的这几个技巧是蓑笠哥这些年钓鱼自己领悟所得,并不一定正确,可能有些情况并不适用。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请在下面评论区分享出来让更多的钓友获益。如果你觉得有用,请转发给其他钓友让更多的get到。如果你喜欢钓鱼,欢迎你关注蓑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