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之事,尤其是渔者,有关垂钓的难忘之事更是铭刻记心。这一段回忆本想压在我的记忆里不愿流露,但一颗感恩之心不容我这样去做,还是动动笔,润润词句,倾诉一下我的思念,对故人是一种思念,对自己也是一种释放,是一种情怀的酝酿。
初识垂钓引路人
我的垂钓启蒙老师是一位在普通不过的老人,那是在1969年的夏末。
普通人学习钓鱼可能都会有一位引路人吧?我也不例外,对于垂钓的兴趣可能是天生俱来,或许没有恰当的时机,一旦有了机遇,有了氛围,有了引路人,你内心的垂钓之情一下迸出,一发不可收拾,甚至随生而伴,多了一点爱好,对于生活就多了一点乐趣,你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一下就光明了,敞亮了!您说对不对?
1969的夏末,我们全家从津城的西北角迁入津城的东南角地带,那里是父亲单位新盖的集体宿舍。随着公交车26路的停靠,我和母亲走下了公交车,四目观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荒野和为数不多的庄稼地,母亲一下惊呆了,脸上又流露出失望和无奈,但瞬时间喜悦又布满了脸颊,现在我想起来,当时母亲可能怕我幼小的心里无法承受从市中心来到郊区的失落感,所以尽快调整好情绪,为新家而铺垫快乐的氛围。
沿着起伏不平的乡间小土道,我和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一片红色的砖瓦房走去,因为那里是我们的新家,周围都是沟壑菜地的新家!
因为当时我才7岁,根本不会想的太多,四处绿色的野生植物和不知名的各种昆虫吸引着我的眼球,挣脱母亲紧握着的大手,我撒欢地追逐着蜻蜓和地上的小虫,不知不觉与母亲的距离拉大了,眼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芦苇带,一只红黄色的蝴蝶刚好落在苇叶上,我蹑手蹑脚地走进蝴蝶,顶住呼吸,轻轻伸出右手想瞬时间快速拿捏住蝴蝶,忽然,芦苇丛中出现莎莎地响声,寂静的荒野里这种声音很明显,有些恐怖,一身的鸡皮疙瘩顿时布满了我的全身,我转身跑向后面的母亲,当我气喘嘘嘘地来到母亲身边回头再看时,一位头戴破旧草帽,身穿打补丁旧衣,手拿渔网的人走出了芦苇丛。
经过短暂的僵持,还是母亲淡定了很多,看清了来人和善的面容,母亲问道:“大爷,前面是新盖的纺织厂宿舍吗?”“是呀!我就住在那里,你们是?”随着母亲自我介绍,那位大爷顿时喜笑颜开,原来大爷的老伴和我父亲是一个单位,他们也是刚刚搬来不久,“我刚刚打完鱼,你们娘俩随我一起去新宿舍吧”。这位大爷热情、友善、爱好打鱼是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也不会想到日后他是我垂钓生涯里的第一位引路人。
一只用长把扫帚苗制作的鱼竿,一只用细竹签涂漆后制作的鱼漂,大头针弯曲作为鱼钩,废旧牙膏皮当做铅坠,两米长,做鞋用的细棉绳作为鱼线,得了,一副能使我快乐的简易鱼竿成型了,我笑的很天真,很灿烂,幼小的我能有一些简单不过的物品,就能让我快乐很久,这就是我垂钓引路人刘大爷给我的见面礼,因为第二次我看见他的地方是我家屋后菜地水沟旁。
一天的上午,刘大爷正在专心致志地在芦苇旁钓鱼,没有发觉我悄然来到他的身后,竹制鱼篓里欢蹦乱跳的鱼儿,杨杆上鱼的景象顿时紧紧地吸引住了我,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垂钓的场面,也是内心喜欢垂钓的开始,至此,我的垂钓老师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我们这一老一少,忘年之交,随着夏季的炎热而升温,熟悉了,话语也多了。但有一些事情我不明白,刘大爷为什么每天都在钓鱼,扑鱼?难道他不工作?一次偶然的事件让我明白了刘大爷的一些家事。
某天的上午,我在宿舍后的水沟旁钓鱼,忽然第三排宿舍内传来喊叫声和哭闹声,隔墙有耳的我跑到墙下听了很久,虽然没有全部听清,但也能分辨出这是刘大爷和老伴以及孩子们的吵架声,。原来,刘大爷是外省人,没有工作,老婆在纺织厂工作,他们膝下有五个儿子,夫妻俩都有年迈的父母,这一家子的日子有多么的难可想而知,这时我有些明白了,为何刘大爷整日都在捕鱼?这是为家庭减轻困难,增加孩子们饭碗里的滋味呀。
老实巴交的刘大爷没有其他生活的本领,捕鱼是他唯一的养家能力,捕的鱼多了,除了送给邻居之外,刘大爷还悄悄地偷偷地用渔获换些玉米面,当时这些行为如果让街道小脚老太太看见那可是犯了大错,当时的社会,决不允许私自买卖东西。这一切事情日后是我在和刘大爷闲聊中得知的。随着对刘大爷的深度了解,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总是把钓的鱼,用抄网捕的鱼,送给刘大爷,虽然当时我不懂得培养自己良好的助人为乐行为,但良好的家庭氛围,接触的人给与我成长的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明白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是很有道理的。
那年--那月---那件事
70年代的社会,60后以前的人都接触过,按需分配,按本供应,按年龄订粮是基本分配方法。我当时的每月定量是28.5斤,处于长身体时期,十几岁的男孩能吃是最主要的表现,人口少的家庭,可以均衡调整粮食的支出,人口多的,尤其是男孩子多的家庭,做父母的很犯愁,每日精打细算调配食物做饭,能挨到月底就算不错了,可刘大爷家就不正常了,六个儿子年纪相差不大,吃起来昏天地暗,玩起来尘土飞扬,穿的差、住的拥挤不当紧,就怕月底没粮食吃了,所以每逢月底刘大爷两口子就东家借、西家赊,一大锅稀粥,吃着自己腌的咸菜,对付几天。仗着刘大爷会捕鱼,平日里把多余鱼的小鱼小虾用食盐码好,晒干,月底饭桌上就能看见荤腥了,看见孩子们吃的眉开眼笑,刘大爷此时笑的有些不自然,可转眼就浮云而过,擦去眼角的湿润,露出的的是希望的微笑。
可有一件事让我难忘,不是我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出做父亲的艰辛,做父亲的伟大。
那是74年的夏末的某天,我因生病发烧,姐姐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卫生院看病,打青霉素需要做皮试,在我等待皮试结果的时间,我静静地坐在走廊的木椅上休息,而我左侧十米以外就是卫生间,那时的人们卫生习惯不太好,卫生间的标准很低,不用眼去看,随着风携带的味道就能知道厕所在哪?
因为发烧我有些昏沉,坐在木椅上我有些恶心,尤其是那厕所的味道更让我烦心。
忽然,一阵呼喊声传来,迷迷糊糊中我能感觉那声音是从左侧而来,我向左侧转过头,看见两个不认识的中年人将一位老者从厕所中搀扶而出,坐在我左侧十几米外的木椅上,加之此时医生的介入,人多了,形成了一个圈圈,将老者包围起来,听他们交谈得知老人在厕所里晕倒了,好心的人看见后急忙将老人整理好衣服搀扶到厕所外的木椅上休息,如果换在现在,恐怕没人敢去管这种闲事了。
由于我的皮试时间到了,没有得知那位老人的下文,但那件有着补丁的蓝衣服我感觉有些面熟,有病的我迷迷糊糊没有过多的关注此事,护士在查看我皮试结果时和另外一位护士交谈中得知,那位老者是因卖血体力不支而昏倒的,而这位老人是这个卫生院的常客,很多医生和护士都认识他。
一周后我又能欢蹦乱跳地上学了,荒郊野外又见我奔跑的身影,河边又能看见垂钓的少年了。
让我纳闷的是,好几天没见刘大爷行踪了,夏末时节正是渔获旺盛的时期,刘大爷不应该收手休息呀?
带着疑问,中午放学午饭后,我趁着母亲午睡时,悄悄地溜出家门,一分钟后就来到我家的后面第三排宿舍,因为倒数第二间瓦房是刘大爷的家!
长条型的院内静悄悄地,因为多数人此时都在午休,当我走进刘大爷家大门时,眼前晾衣服绳子上晾晒的那件熟悉的补丁衣服被我瞧见了,我忽然想起来了,我那天去医院看病,看见晕倒的那位老人穿的上衣很这件类似啊!难道是刘大爷?
正当我瞧看晾晒的衣服时,刘大娘从屋门里走出,我急忙和刘大娘打招呼,并询问刘大爷最近为何没见去河边捕鱼?
从刘大娘的话语里我了解到,刘大爷病了,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又偷偷献血体力下降所致,那时我十几岁了,对生活有所了解和感悟了,我知道刘大爷是老实、能干的善良人,如果能有其他赚钱本领,就不会去偷偷献血养家了,无奈的生活,无奈之举,透露出刘大爷对家庭的责任心,对孩子们的爱心!
我没有打扰刘大爷养病,转身回到了家,拿出自己编织的新抄网和自制的鱼护,冒着还有些酷热的夏末夏日走向了熟悉的田野,因为那里有鱼有虾,有我的执着,有我的惦念,有我的爱。
傍晚时分,刘大爷家对面的厨房门口水缸盖儿上多了一小瓷盆鲫鱼,刘大爷一定知道这是谁偷偷给他送来的。
逆子不孝气倒爹
经过秋冬两季的调整,刘大爷身体日渐好转,75年的春天天暖之后,水边又出现了老人的身影,但从行动中能看出,身体大不如以前了,走路缓慢,背微驼,说话的声音也不太洪亮了,只有捕鱼、钓鱼时还能体现出刘大爷的威风依旧,只有这时才能看到刘大爷的脸是红润的,有光泽的,此时的人也好像年轻了许多。
人常说,“家贫出孝子”,可刘大爷家的几个孩子却让人有些失望,老大身体彪悍,膀大腰粗,很有首领的风范。老二略显迟钝,人很憨厚能干。老三刁钻圆滑好喝酒。老四、老五、老六年纪小此时还在上学,就这样几个儿子没有一个让刘大爷两口子省心的,尤其是老大身后有一帮哥们,整天威风凛凛,四处游荡,打架惹事,派出所是老大常去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邻居居然没有说他坏话的,只因为他从不欺负周围的邻居,用一句俗话概括地说他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有点男人味“。接近三十岁时居然娶了个小他8岁的俊俏女孩,结婚那天喜气飞扬,邻居老少都说刘大爷有福气,取了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你说怪不怪?“小流氓”似地人物居然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喜欢他?
一晃一年过去了,刘大爷身体还是摇摇欲坠起色不大,只有两件事能看到刘大爷的快乐,一件事是捕鱼和钓鱼,另一件事是抱着出生不久的孙女晒太阳嬉笑的脸庞。
1976年7月28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蚕食了唐山及部分华北地区,此时我正在承德我老姨家里过暑假,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到这场大地震的是如此地惨烈,得知天津也遭重创,心理那个急呀!恨不得长上翅膀立刻飞回天津,因为路路不通,家家无电话,无法了解家里的具体情况。大约在8月底的一天,有幸我搭乘电力局拉抗震物资的大卡车回往天津,路过河北兴隆和唐山时,不是亲眼所见,真不知此次大地震是何等地惨烈?尤其是路过唐山时隐隐约约能从空气里闻到,污浊腐朽的尸臭,路边有很多隆起的小土包,我猜测这是因地震而死的逝者临时的安葬地。
深夜时分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一切安好,我放心了!没过多久,从邻居闲聊中得知刘大爷一周前刚刚过世!我惊呆了!傍晚时分仔细听母亲的叙述,才了解了部分实情!
原来地震后不久,由于食物严重缺乏,加之刘大爷家庭人口居多,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食欲,大儿子想替父亲分担一些忧愁,居然半夜去附近养鱼池偷鱼,普通人是用网捕鱼,或者钓鱼。而刘大爷的大儿子居然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捕鱼方法“炸鱼”,不知他从哪找来两颗教练弹(一种军训练习投弹的纸质手榴弹),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半夜时分,将两颗教练弹投入了鱼池,两声巨响之后,震死很多鱼儿,也招来了巡逻的民兵,民兵疯狂追击刘大爷的大儿子,刘大爷的大儿子我们平日称呼他“老大",这位老大年轻力壮,行走如飞,几经疯窜,逃的无影无终。
这件事气的刘大爷无颜见乡里,大骂不孝之子,加之本来身体就很差,一病不起,没出半个月就撒手走了,据说,临走的那天夜里,吐了整整半盆的鲜血。
听完母亲的叙述,我的眼流缓慢流淌,眼前不时出现刘大爷的身影,耳边不时出现刘大爷善良的话语,一个普通的渔人就这样走了?走的无声无息!走的有些凄惨!走的有些无奈。
转天我来到我家屋后的水沟边,静静地凝视着那熟悉的一草一木,这里是我和刘大爷常来的钓场,我手捧几株黄色的野菊花,慢慢地洒向水面,寄托我的哀思!愿这位善良的老人,一路走好!天堂那边多了一位微笑的老渔人,他始终在天河里挥杆扬丝快乐地垂钓。
九十年代的中期,我在天津滨江道服装市场上遇到过刘大爷的大儿子,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发迹的倒爷了,现在很多年没见过他了,据说,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大亨了。
与时俱进
春、夏、秋、冬这四个字伴随着我度过了少年和青年,47载的今日,我的两鬓也出现了白发,每每端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脑海里总会浮现过去的光阴,也许是老了,喜欢回忆,也许是生活的阅历多了,喜欢怀旧,也许是成熟了,喜欢把一些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其实,这些动作思维方式不算老,只是多了一份感恩和留恋!其实这些行为趋于规范,创作的灵感加上心路历程的汇集娓娓向大家道来..
垂钓引路人刘大爷的故去,让我在思念中度过了整整一个秋天,上学积累知识能驱散我的沉闷,和小伙伴们玩耍疯闹会暂时忘记水沟边的怀旧,毕竟是孩子,见物思迁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却,那颗让我初识垂钓的自制老渔杆也被我封存在角落,静静地睡着了。
高中两年几乎没有触摸大自然,没有用手去感知水边的芦苇。那时刚刚恢复高考两年,整个教育界都笼罩在加快学习,提高知识的氛围中,我父母虽然出身贫寒,从小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童年一样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所以我们姐弟三人(我在家排行老三)在学校个个是(三好学生),学习都很优秀,最让我父母骄傲的是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优秀学生,班干部,加之家庭正能量的熏陶,可以说我是根红苗壮,一路绿灯!
可能是太过于自信,可能是太过于满足现状,80年高考,我只差几分与大学失之交臂,加之高考最后那天的下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泳,将新买的上海牌手表丢失,让我郁闷了整整一个夏季。
同龄人都知道,那个年代家庭买一块手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尤其是上海牌名表戴在手腕,心里的得意就别提了,125元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不能说是天文数字,起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81年的秋季我上班了,来到了我父亲工作的国有大型纺织厂,面对着隆隆的机器声,我人生向上的阶梯开始了。而钓鱼的新阶段也开始了!
工作有了,收入有了,想法也多了,老式的旧渔具不能满足我的欲望,把每月不多的几元奖钱偷偷积攒起来,梦想日后把渔具更新换代,但是80年代天津卖渔具的商店是非常少的,只有区区几家国有商店柜台里摆设不多的渔具,而距离我家最近的渔具店只有天津东马路的【海河渔具店】了,为了节省路费省下钱多买一些渔具,我利用公休日步行去渔具店,您可知道这路程有多远吗?来回加起来路程大约有30公里吧!那时年轻,体力好,腿长灵活,单程15公里我只用50分钟,而买完渔具回到家也不觉得累,睡一觉转天醒来,依旧精神抖擞,活力四溅,如今你让我再走15公里,走没问题,回到家起码休息一周才能回过劲来,哈哈!今不如昔了!
上班两年后我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新自行车,28弯梁女式,为何买女式自行车?就是因为这样的自行车上下车方便,出行垂钓携物方便,骑行起来省力快捷。
这下可好了!有了得力的出行工具,有了新式的鱼竿,郊外的荒野大河水边,稻地渠边,我的身影出现的多了!体健了!脸晒黑了!快乐也多了!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下岗人员、剩余人员流入了社会,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浮躁到坦然面对,从低收入到工资的逐渐增幅,家庭有了崭新的变化。服装新颖了!家用电器多了!引资科学发展创造了一片新天地,不但生活质量上升了,业余时间休闲的人群日益壮大,就拿我们渔人来说,80年代河边很少看见垂钓的人群,而如今,每逢周末和法定节日,能钓鱼的水边就会出现很多杨杆的人们,加之交通局工具的更新换代,自行车变成摩托车,摩托车变成轿车,更有甚者,购买了房车,一家几口,携手揽腕,带上野炊工具和遮阳的帐篷,享受天人合一!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恩赐。
70年代,我有自制的扫帚苗鱼竿!80年代,我有了插节式江苇鱼竿!
90年代,我有了玻璃钢精致鱼竿!
2000年有了碳素短节鱼竿
2010以后逐渐有了长节碳素鱼竿
在经过接近十年的演变,个人手里几乎都是质地考究,上佳的碳素鱼竿,每每来到河边,钓鱼人的手里上下翻飞的都是五颜六色的“新式武器”,长节鱼竿形如刀剑,一寸长一寸强。短接鱼竿宛如精致的贴身**,一寸短一寸险。纵观钓场,形如为战场一点都不为过,但更多的是钓鱼人的笑声和绿野迎合渔人快乐的四季交响曲!
下面就用几句短语结束这连载的回忆吧!
人生是一副鱼竿,
无论钓龄长与短,
无论过程平与坦,
不停的是召唤,
不歇的是执着,
只有你不停地向前走,
直到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