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关于钓鱼调漂研究的几点疑问与看法

关于钓鱼调漂研究的给大家说说我的疑问与看法

一、为什么要研究调漂?

对于调漂的文章,我是不太愿意看的,因为在我看来,调漂就是两个作用,一个信号作用,一个是定位作用。那点儿事,弄明白并不难,怎么就能说出哪么多的话来,而且一说几十年!但是杂志几乎期期都有,老是在眼前绕来绕去,把别的文章看完之后,也会下意识地扫上几眼,或者一路看下去。不想真的就读出了文章的“价值”:居然有那么多的“发现、发明、创造”,整出哪么多新概念,新原理来。单看那些新名词,就觉得我等钓友的钓鱼实践是白忙活了。可是,同时又不免产生一个疑问,这些文章是在为设计机器人钓机器鱼做准备吗?不然,对一个小小的漂尖,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物理学分析?端碗吃饭的动作,小孩子都会,而最先进的机器人现在还做不到。真要是玩智能机器人钓鱼,或是玩钓智能机器鱼,我们现在的研究,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

但是用于自然人钓自然鱼,我觉得很多钓友的研究,钻进了牛角尖。更看到一些举例,有的是漂动抓不住,有的是连漂也不动,然而都是一经名师指点,只不过把漂子调了一两目,鱼就一条接一条地被钓了上来。让人感觉好像漂子调得不好,鱼就不能把饵吃到嘴里。我不能理解这些事情的玄机,只是笨想,那钓不上鱼的原因,一则有可能是钓者对自己的漂相(特定的组合有特定的漂相这是一个常识)不清楚,错读了信号,失去了时机,二则是初学者读了太多的调漂方法,却未能理解调漂,或本末倒置,或弄巧成拙,拘泥于目数而钓了空钩。

对调漂的研究是应该的,我的看法,钓鱼当然必须知道漂的作用与如何调漂,但是,这种研究应当着眼于钓鱼实战,而不能偏向到看似精细、实则无用的描述与分析的争论上去。

二、需要替鱼减轻饵的重量吗?

近十年来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文章,赋予漂子一个功能:如何通过漂子减轻饵的重量,为的是方便鱼摄食!正当一些人有点体会时,另有一些人出来说不对:你把鱼饵悬浮着,或者内含着一个上浮的力,鱼往上拉是减轻,往下拉岂不是加入了“剩余浮力”,是加重呀。于是甲方、已方、第三方一齐参与进来,比大学生辩论会还热闹。

但是,我觉得从鱼的角度看,相信鱼儿也与我们人类一样,对饵已经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它们对饵同样有质量感,应该不会老是用错了劲,害得自己要么吸不动食,要么呛住了喉道。你想,自然环境中,鱼饵存在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有漂浮的,有悬浮的,有落地的,有卧泥的,有下落中的,有游动中的,有生根的。把遇上的这些千姿百态的食物擒获摄入,是鱼的本能。如果它们老是在这个动作上犯错误,那它们活得下来吗?我多次观察过草鱼吃秧的场面,惊叹于它们的摄食本事。它们侧着身子,翻卷着白肚,只半天功夫,大块的秧田就成了白水。我们想弄折一棵秧作饵,也得用点力气才行呢。

弄清了这个基本的事实后,我们有理由说,鱼最方便摄入也最少戒备的饵是原生态饵。

而且,如果非要作物理分析的话,那么,鱼在摄入它们时,一定有个“余力”,不可能精确到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因此,96KaiFa源码把饵装在鱼钩上时,只要不太离谱,接近原生态中的鱼饵或它们的某种特征,鱼就有办法按照惯例把它吃到嘴里去的。想让饵“定”可调迟钝,想让饵“动”可调灵敏。事实证明,钩的那点儿重量加在鱼饵里,并没有对鱼的摄食产生多少困难,粗大的爆炸钩多次钓中小鱼就是明证。当然,钩的韧性好而重量轻更理想。如果调漂中非要替鱼做点儿什么事,那可以把钩的重力平衡掉。

三、漂子能放大鱼摄食的信号吗?

还有一种说法,好的漂子能放大鱼摄食的信号。对此,他们甚至于还通过试验加以证明。可我却不明白,钩子到了鱼的嘴里,漂子的动作怎么会比鱼与钩的移动幅度更大。再仔细看时,才注意到,他们的试验中没有鱼参加,要么在那儿撞击漂子,要么在那儿投钩玩坠儿。

当一条线把钩与漂连接起来让鱼咬钩时,漂反映的是钩的动作,而钩的动作取决于鱼的动作!钩的动作在时间上只会等同于或滞后于鱼的动作,在空间上只会等于或小于鱼的动作,同样,漂的动作在时间上只会等同于和滞后于钩的动作,在空间上只会等同于或小于钩的动作。如果深入点儿,鱼将钩垂直下拉时,漂与钩的动作最有可能接近同步(同时间同幅度),斜着向下拉次之,而平移与上移,必然会滞后且瞬间不能同幅度——它怎么能够反过来放大信号?是鱼不吞钩钩自动?渔钩移动一厘米时有什么力让漂子多移动若干厘米吗?是惯性吗?水中会有那么大的惯性?那它们之间的那根钓线是怎么回事?

所以,如果不是别的信息技术加入了制漂业(用波之类语言放大信号),那么,再好的钓组作用于再好的渔漂,作为信号系统,它只能同步于或接近同步于钩子的动作,而不可能放大之。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