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一场震撼心灵的西域猎鳟之旅

大家之所以要千里迢迢地从江苏沿着奇迹般存在的险峻独库公路翻越天山山脉,除了被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美景所深深吸引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此行所要探钓的目标鱼种——银鳟和哲罗鲑。

经过一晚的休整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离借宿村庄后方不远的巩乃斯河道上游。巩乃斯河全长258公里,发源于艾肯达阪,后与卡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我们都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说法,而这条巩乃斯河却是向西流的,是一条逆流河。

巩乃斯河里生活着不少高山冷水鱼,这些鱼儿肉质鲜美,是新疆那拉提风景区的一道特色野味。这里主要的名贵鱼种还是哲罗鲑(大红鱼),由于连接河道上游的恰布其海(水库)中早年由人工引入的养殖银鳟出现部分外逃的现象,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养殖银鳟会流入巩乃斯河存活并繁殖出二代鱼。目前,巩乃斯河全流域都有银鳟出没。

宋江伟为我们安排的行程是从水库泄水口开始,沿着河流顺流而下,由于河道蜿蜒曲折,河滩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而且我们每天要走上10公里的路程,这对我们的体力来说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新疆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河道内的水流湍急,平均水深2米不到,部分深潭也就3米左右的水深。我们穿好涉水裤沿着河道向下游搜索,清澈的河水能见度非常高,我们在浅水区溯溪行走,能清晰地看到很多当地不知名的小饵鱼从卵石缝隙中惊起,沿着河床底部疯狂逃窜,我想这种场景应该和银鳟捕食时的场面相同吧!我的作钓思路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连续搜索一个个小深潭和小水洼的明暗交接的边缘,我相信我们要寻找的对象鱼一定会埋伏在潭底的边缘,伺机攻击沿溪水流下的鱼虾和昆虫。

最后经事实验证,我的判断果然是正确的。几竿搜索下来,我们就遇到了第一次攻击,白鳞沉水米诺在潭边卵石上快速行进的过程中,突然迎来一记突短促有力的咬口,这种手感和我以往钓到的鱼种所呈现出的拉力是截然不同的。这记咬口急促而坚决,中钩之鱼顺着激流而下,时而跃出水面洗鳃,时而慌不择路冲入浅滩横冲直撞。我要做的就是高抬钓竿,防止鱼线被卵石磨损。

几番挣扎之后,这条鱼被我牵到脚下,它是一条已经发色、肛门红肿且上颚开始略微变化的带卵银鳟鱼,在阳光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体色。

既然钓获了开竿鱼,那当然是要合影了。摄影师路野对我进行一番拍摄之后,路亚人的“朝圣仪式”——放流正式开始。

到了下午的时候,我们和导钓宋江伟沿河滩同行,但是我们却发现他和我们的放流理念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据他介绍说,银鳟为北半球产的冷水性鱼类,现已移至南半球乃至非洲的最南端。虽然我国近几年也开始引进养殖银鳟,但在新疆并没有野生银鳟种群的分布。虽说银鳟的适应能力极强,并能在原产地以外的野生环境下自主繁殖二代鱼,但依然属于外来物种,它们的跨地域性存在无疑会压缩当地本土鱼种的生存空间,这可能也是导致新疆哲罗鲑种群数量锐减的因素之一吧!听到这些,我们决定尝一尝新疆银鳟的味道。

放流我们拿手,吃鱼当然也是行家里手。野生环境下生长的冷水银鳟鱼本来就是鲑科鱼类中的生食极品。既然不适合放流,那我们就可以理所应当地将其制成生鱼片给团队充饥了,仔细想想,野外活动的温饱问题也是大问题啊!

经我们一阵折腾之后,深橘色的生鱼片已经切好了。野生环境下的银鳟以鱼虾为食,体内虾青素含量丰富,因此鱼肉的颜色当然是人工养殖的银鳟所无法比拟的。

经过了几天的作钓,我们团队的收获颇丰,钓到了目标鱼种,还结识了多位当地的朋友,领略了新疆的大美景色。在本文的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新疆石河子大学的阿山江老师的倾情帮助,感谢新疆巩留县的兄弟宋江伟先生和当地钓友们的一路相伴。

新疆,真是我们祖国的一处充满西域风情的绝美之地,一片气势磅礴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圣疆土,这片土地让我们回味无穷。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