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在水库钓鱼的特点与钓法介绍

我们都知道,水库是人们为了防洪、发电、灌溉而人工修建的湖泊。由于它们的建成时间一般较短,又因为人工建库对水体的自然环境和鱼的自然生活习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水库中鱼的活动特点也和自然水体中的鱼有较大的不同。钓水库的鱼,和钓自然湖泊的鱼相比,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和不同的特点。

水库建成初期的鱼类,主要依靠原河流中的鱼类和淹没区的湖泊、池塘鱼类混合而成。在往后的年月中,鱼类的组成将发生一个适者生存的改造过程。其结果是, 繁殖条件要求低的、食料丰富的野杂鱼和凶猛鱼占优势;某些经济鱼类不但繁殖条件受到限制,而且随着凶猛鱼类的增长,不断受到压抑而数量锐减。

具体地说,水库鱼类的生长和发展有下述特点。

一、水库初建成时,水库中的鱼类组成主要取决于原河道和池塘湖泊的鱼类组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的发展规律,最后重新组合成新的水库鱼类。

二、水库大坝建成造成鱼的洄游通道阻隔,原河流中的洄游性鱼类和半洄游性鱼类被阻于坝下,库区残存个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比如鲢、鳙、鲥、鲚等。

三、某些湖泊鱼类,仍以水库为索饵场,在繁殖期到上游的汇水区或上游产卵,如银鲴、细鳞、斜齿鳊、鲢鳙等鱼类。但产漂浮性卵的鲢鳙因鱼卵随水沉入水底后,成活率甚低。上游流程很短的水库,这些鱼若不人工放养,会逐渐灭绝。鳡鱼卵也会沉入水底,但是却有一定的孵化率,能够形成种群危害其它鱼类。

四、由于水流变缓,淹没区变为良田,所以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吃浮游生物又能适应产卵条件的鱼类(比如白条)因而就数量大增,往往形成水库的优势种群。

五、水库刚刚建成的头几年,淹没的陆草、杂树为草上繁殖的鱼类提供了很好的产卵条件,使鲤、鲫、白条、乌鳢(黑鱼)、 等草上产卵的鱼类大量繁殖。数年之后,陆生草类腐烂、库生水草又贫乏的情况下,这些鱼类的繁殖条件恶化,数量开始下降。若遇特大洪水,水位回升并超过原来 高水位的水位线时,又可以淹没大量陆草和树木,这些鱼类的数量又可望再一次回升。不过白条鱼能在任何飘浮物上产卵,故种群一直很大。

六、凶猛鱼、小杂鱼数量增大。翘嘴鮊、蒙古红鮊、鱤鱼、鲶鱼、马口、狗鱼、白条等鱼,由于食料条件得到改善,在具备良好繁殖条件的水库,其数量增加很快,长时间地成为水库的优势种群。

我们之所以说水库的鱼不好钓,是因为水库的水位在发电、灌溉的过程中波动很大。而且,水库的建成时间一般很短,水底的泥质和水体十分清瘦,鱼的可食之物 不多、密度不大。同时,放养的鱼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很难自然繁殖成功实现增殖,因而可以垂钓的鱼种类和数量不多、密度不大。多的只是些白条、鮍等可 以在任何漂浮物及水底、在蚌的体内产卵繁殖的小杂野鱼。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水库建成的初期几年,水库中的鱼数量增加很快,应是比较好钓的。每次涨大水后的几年,也是垂钓的大好时机。但是在水库水位很低的年份,鱼的增长较少。若是没有人工放养来进行补充,钓鱼的条件就会很差,只能钓到少量上年的成鱼。

在建成的年代比较长的水库,由于库水的浸泡,水库的岸边略显平坦,水底稍肥,水生生物比较丰富,鱼的食物也比较多,鱼的产量较高,可钓的对象鱼更多,相对而言比较好钓。

另外,水库又大约分为湖泊型和河流型两种。湖泊型水库是指水面大而水浅、流程较短的水库;河流型水库是指水面狭窄、流程较长的水库。因为水库流程的不 同,鱼产卵繁殖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在河流型水库,流水有助于鱼卵的飘浮和成活,使得只能在流水中成活的鱼卵有一定的成活率。而在湖泊型水库,这些鱼的繁殖 就会困难得多,数量也少得多,显得很不好钓。

由于水库的地形复杂,象鲤鱼等一类喜爱钻底的鱼很难捕获,所以渔民们一般是不养鲤鱼的,以养鲢鳙和草鱼为主。在水库,找到水底情况较好的地方,炸弹钩底钓鲤鱼和草鱼,或者浮钩钓鲢鳙是很好的选择。手竿垂钓则以钓水库汊子为主。特别是在当年涨大水,手竿钓水库的汊子是很好的钓法,能够钓到大量的鲫鱼,涨水后又能钓到大量的黄颡。

水库中还有不少的翘嘴鮊、蒙古红鮊、鱤鱼、鲶鱼、马口、狗鱼、白条等鱼,特别是翘嘴鮊和蒙古红鮊数量更多,用活虾钓、海竿拟饵钓、 炸弹钩浮钓,效果相当显著。手竿垂钓则以半水包饵动钓为主,每次下钩都用一点点包饵,钓浮,让钩饵在动态中化散,可以专钓翘嘴鮊和蒙古红鮊。

此外,人们还 发现了用虾打窝的办法:先买斤把鲜虾,一部分打窝一部分作钓饵。不过,用这种钓法时,要看准地方,要在比较深的,翘嘴鮊和蒙古红鮊喜欢去的地方钓。要不 然,小杂鱼会闹得你疲惫不堪。判断是不是好钓点,除了试钓以外,再就是观察水面的情况,有没有抢食小鱼的情形。至于有人用毒药药虾诱鱼的办法,那是违法乱纪行为,对自己也不利,还是不要干为好。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