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常说台钓抛投精准,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抛投精准呢

总说台钓与传统钓的区别,大多数钓友是从钓组的搭配来区分,比如传统钓用蜈蚣漂,台钓用立漂;比如传统钓多为通线,而台钓以主子线分开配置,再譬如,台钓是子线双钩,传统钓多是单钩,如此种种;但是要说这种界限,现在倒也划分不那么清楚了,毕竟钓无定法么;但是比较实际的来说,传统钓和台钓的最大区别,则在于抛竿,让钩饵落到钓点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说,不管是长竿短线的传统钓,亦或者是齐竿线的台钓,线组各个环节的搭配其实并没有那么死板,唯独在抛竿这个细节上,才是最明显的区别。

台钓多以抛、荡为主,而传统钓多以放、投为主,要说技术含量,那台钓说不如传统钓,那就不太合理了,但是要论精准投放,那传统钓自然当仁不让;但要说谁好谁差,这就没有办法说了,毕竟萝卜咸菜,各有所爱么;那么台钓的抛投,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明明尽可能控制钩饵入水的位置,可是比起老鸟们,总差了那么几分意思,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到位呢?

要说感觉到这么点不对劲,那就对了,为什么呢?因为台钓的线组,不同于传统钓,铅坠到钩饵的距离,根据目标鱼、钓技、钓法、水域不同,有长有短,那么钩饵的重量,和铅坠的重量,或大或小,并没有标准定论,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物理原因,如钩饵比铅坠体积大,略重,那么必然钩饵先落水,如果钓法不变,那么稳定的手法,丰富的经验,可以保证钓点在一个小范围内保持不变;但是如果钩饵和铅坠差不多重,又或者用轻质钓饵,如拉饵、活饵,也就是铅坠比饵重,那必然是铅坠先落水,那钩饵落到哪里,范围就比前面那种情况要大些,精确度就差一些。

那么我们再具体一点,我们一般强调精准抛竿的范围,其实也有着一定的误差性,比如我们经常强调,在不挂子线的情况下,用5.4~3.6米的手感,控制抛竿,每次铅坠打到的位置,只要在一个脸盆大小,就已经算是精准了,如果能打到一个海碗大小,那就差不多和竞技赛选手的水平差不多了,如果能打到吃米饭的碗大小,至少在抛投这个技巧上,可以称呼为高手或者大师了,但是实际上,加上子线,附上饵料之后,这种过度强调铅坠打到的范围,就有点不合适了,那么我们怎么判断,挂上子线,附上钩饵之后,抛投的具体情况呢?

第一种,大致落到钓点,但是入水声较大

这种情况,看钩饵的大小,对应铅坠的重量,如果钩饵的重量、体积,明显大于铅坠,但是入水的水声比较大,那说明抛竿或者荡竿时,钩饵离水面的高度偏高,钩饵是砸进水面的,所以入水声音比较大,不出意外,至少一半的饵料在落底之前就散掉了;如果钩饵体积小,铅坠中,入水声音还大,那都不用观察就知道,肯定是铅坠砸进水里,钩饵落哪谁也不知道。

那么如果抛投比较精准,姿势到位,钩饵先落水也好,铅坠先落水也好,必然是贴着水面切入水,动静有,但不会很大,而且不应该有收杆的动作,这样话,入水刚好八分,不满杆,水线大致上是垂直于水底的,而且钩饵落点距离几乎杆杆都不差。

第二种,钩饵落水后,漂还滑行一段,然后翻身

这种情况,主要是抛竿力度太大或者力度不够,如果力度太大,可能贴着水面,钩饵、铅坠同时落水,铅坠和钩饵拉着漂座往前滑行了,那么出现的问题和第一种类似,如果是拉饵、活饵还好,如果是搓饵,可能饵团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半水就被砸落了;如果是抛竿力度太小,同样是钩饵、铅坠贴着水面,落到钓点之后,但是力度太小,拖着漂座滑行,但是没有滑到钓点,就被浮漂的浮力,往回拖动了一小段,然后风线大部分弯曲,基本上可以判断,钓点靠近钓位了。

比较完美、精准的抛竿切水,应该是钩饵、铅坠先后入水,然后漂座被带着扎入水中,然后漂身翻起,站立,下沉,这样一整套动作,钩饵和铅坠,铅坠和漂座之间,是垂直状态,而漂座到水面,水面到竿稍之间,略带弯曲,但是角度不大,这样打的距离比较远,但是又不算是满杆。

当然了,在实际情况中,比如野钓,因为有水草、水藻等杂物,不可能贴着水面抛荡,就算是在池钓中,也不可能百分百完美,既能切水顺畅,又能贴着水面荡竿,但是我们要理解精准这个概念,应该是以钩饵落底为准,而不是铅坠落底,如果能控制钩饵大致落底的距离相仿,那就算不用打窝,钓点附近的饵料都不会少到哪里去,诱聚效果就很明显了,反之,就算铅坠次次打到一个范围,但是钩饵落点不一致,那就谈不上有效诱钓,如果窝料再偏离得远一些,那后果不想可知。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