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为你说个故事:一条吃猫的鱼

晚饭后照例是钓友们集会的时间,小区前小店的老板也是个钓鱼迷,小店自然成为钓友们集中的地方。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从企业老板到下岗工人,大家天南地北、国家大事、小道消息、钓情逸致、家长里短无所不谈。晚饭后的小店是小区里最热闹的地方,成为小区一道风景线。

钓鱼,是永远的话题,今天谁钓了多少鱼,谁钓到了大鱼,谁发现了新的钓点,都在第一时间成为传得最快的消息。

“今天去的钓点水质很好,钓起来的鱼都是黄板鲫鱼……”

“我刚打好窝,电鱼的就来了,真倒霉。”

“我也是……”

“今天去的河道水已经污染了,没法钓了,下次不去了……”

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环境上来,都说现在的环境不如原来的好了。上世纪的70年代,半山桥的河里都能钓鱼,根本用不着跑到城外去。所以,对于水环境来说,好不好,咱钓鱼人的评价是最公正的。

“我原来扦队的地方,钓起来的鲫鱼都有巴掌大。”

说话的人我们都叫他徐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喜欢钓鱼,一年中除非天气实在恶劣无法垂钓外,其余基本天天在水边,大年夜年初一都不例外,钓多钓少无所谓,只要天天能摸到鱼杆,心里就塌实,属发烧级。

“徐老师快说说你扦队的地方有什么新奇的事情”

我也扦过队徐老师的话马上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好哇,我今天就给你们讲一件关于鱼的故事,是我扦队的时候真实所见,保证你们闻所未闻”

那是上世纪的1968年,徐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就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了昆山石牌公社西北的一个村庄,村子的后边有条河,河的对面就是常熟市,是昆山最北边的地方,交通闭塞,民风淳朴,按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绝对的原生态。那地方是一半水一半地,村民们过着半渔半农的日子。因为早期知青没有单独的住所,徐老师就寄宿在房东李大伯的家里。(我是75年扦队的,已经建了知青点,有工厂、食堂,在当时条件已经相当的好了)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村东头的王大伯摇着小船正在撒网捕鱼,秋天是捕鱼的好时机,不一忽儿就捕了许多鱼,这是王大伯下的最后一次网了,收网后就准备回家,网下完了让船漂在河心,掏出烟来点着,悠悠地吸了起来。突然,漂在河面的木头浮块点动了几下就向别处快速移动,根据经验肯定是大鱼上网了,王大伯马上摇动小船起网,几个回合就把鱼儿捕获,是一条7-8斤肚子很大的鲶鱼。

收拾了捕鱼的家什,把鲶鱼用绳子拴着挂在划船的浆上,扛着向村子走去。7-8斤的鲶鱼也算大鱼了。引来村民好奇的目光。

“这条鱼的肚子怎么那么大,里边不会有什么宝贝吧?”

一村民指着鲶鱼说道。许多村民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评说起来。有几个小孩干脆跟在后边一起到了王大伯的家,看起了稀奇。

“老伴快来杀鱼”到家后王大伯扯起嗓子对着屋里喊道。

“来啦”老伴闻言来到了屋外的场上。杀起鱼来。几个小孩唧唧喳喳的围在旁边看着。

刚把鲶鱼的的肚子剖开,一团黏糊糊的东西就从鱼的肚子里滑落下来,吓了老伴一大跳,王老伯的老伴也算是杀鱼无数,这样的情况也是从未见过。

“老头子,快来看啊,这是什么东西?”

屋里的王老伯正在洗脸,听见老伴的叫声马上从屋里走了出来。

“好象是一只猫”看着一团麻糊的东西王老伯小声地说道。

“瞎说,只有猫吃鱼,那会鱼吃猫。”老伴一脸不信地说道。

王老伯从井里打了一桶水上来,对着一团东西冲了起来。经过冲洗,一只体形完整的、血肉模糊的猫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快去看啊,鲶鱼的的肚子里有一只大猫”一群小孩绕村喊着这稀奇的消息。

村民们都三三二二地往村东王老伯的家走去,徐老师也随着村民一同去了。眼前的一切都让村民们嘬嘬称奇。

“这不就是我家的猫吗”

一个村民指着猫肯定地说道。前两天他家的养的猫突然不见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今天在鲶鱼的的肚子里发现了他家的猫,真是奇怪。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情在人们的心里渐渐地淡忘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话说到了70年代的初,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好在徐老师的村子在边远的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安静,除了要早请示、夜汇报以外,村民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一晃徐老师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已经2-3年了,农村的日子虽然清苦,但远离纷争,到也清静、安心地过日子。

8月,大伏节气,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吃过午饭照例是歇晌的时间,村民们都躲在屋后的竹林里、树荫下纳起凉来。江南水乡的村落大都依河而建,现在也是如此,只要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河流。三间正房一间厨房,厨房开一个后门,门后一条砖辅的小路,通向用石头筑就的河滩头,平时淘米洗菜、挑水洗衣都在这里,基本上每家都是如此。徐老师房东家的后面就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通向河滩小路的上面,搭了一个丝瓜棚,宽大的叶子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娇嫩的花开得正艳,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和蝴蝶授粉采蜜。徐老师正在丝瓜棚下纳凉打盹,房东也在整理修补渔网,一只老母鸡正领着一群小鸡悠闲地觅食,其中一只淘气的小鸡爬在妈妈的背上,晃晃悠悠,甚是得意地看着下面的同类。房东家的猫趴在河滩边的洗衣石上,头向上仰着,张着一双大眼睛,叮看着飞来飞去的蝴蝶。这是一个充满生机而炎热稀松的午后。

“哗啦”“哗啦啦”一阵轻微搅动水的声音从河滩头上传来,首先引起了正在洗衣石上趴着猫的注意,双眼向发出水声的方向看去,“哗啦”“哗啦啦”声音再次响起,猫站立起来,向发出声音靠近水边的那块石头走去,并在水边的石头上蹲了下来,嘴里发出了发现猎物的那种呼呼声。

猫的异常举动引起了房东的注意,他抬头,循着猫的方向看去,只见有一样黑不溜湫的东西,正搁在水边的石头上轻轻地搅动,是蛇?是青蛙?都不象!房东赶紧捅了捅身边的徐老师,说:“小徐,快看,那是什么?”徐老师张开眼睛,顺着房东手指的方向看去,也分辨不出是什么,因为毕竟隔着一些距离。徐老师和房东起身轻手轻脚地向河边靠近,停下来,仔细一看,房东凭他多年打鱼的经验,马上断定,是一条鲶鱼的尾巴,而且这条鲶鱼很大,估计至少10斤发上。这时猫正伸出爪子,小心地去抓那条搅动的鱼尾巴。正在这时,一件谁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条鱼尾巴突然从水中伸长了许多,尾巴的最后稍稍卷起,成勾状,向着猫扫去,那猫不及躲藏,一下子被打入水中。猫伸出前爪拼命向石头上爬,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河里伸出一张扁平的大鱼嘴,张开的嘴足有一只吃饭碗那么大,一下子咬住了猫的后半部份,那猫伸出爪子拼命抓住水边的石头,嘴里发出绝望的叫声,无奈石头又光又滑,根本不起作用,一瞬间就被鱼拖入水中,一串水泡悠悠地向着河心漂去,水面渐渐恢复了平静。徐老师和房东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张着嘴巴,两人对望着,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村子河里有大鲶鱼,专门抓猫吃”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成了村民们饭余茶后最热门的内容。人们不禁又想起了几年前村东王大伯捕获的鲶鱼肚子里有猫的事,这才恍然大悟。

以后的一些日子,“鱼吃猫”的事被传得沸沸扬扬,越传越玄、越传越神,为了安全起见,家家户户都在河滩边做了一道篱笆,中间开一小门,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小门关好。同时,大人们又多了一句吓唬小孩的话:“别到河边去,当心给鱼吃了。”

“老板,买包烟”顾客的叫声打破了寂静。钓友们都连声称赞徐老师讲的故事精彩而真实,“猫吃鱼”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而鱼用自己的尾巴当诱饵,抓猫吃真是闻所未闻。一时间大家都赞叹不异。

夜色渐渐笼罩了小区,小店里钓友们的欢笑声随着初秋的晚风,传得很远很远。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