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网

如何客观的选择浮漂?参数是关键

本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些如何购买和挑选浮漂的办法。

浮漂的购买并非是随意购买的,而是需要根据参数去购买。

那么如何根据参数确定我们所需要购买的浮漂呢?

首先我们来介绍几个重要的参数:

了解浮漂参数首先要知道,浮漂的总长、脚长、身长的单位为厘米(cm),脚径、尾径、身径的单位是毫米(mm),自重和吃铅量的单位为g。

正文:

1浮漂的总长

这个比较重要,一般30cm以下多为钓快鱼的浮漂、35cm到40cm左右为常规钓鲫鱼的浮漂。40cm到50cm多为钓混养的浮漂。部分50cm以上为钓友们常说的流氓漂。

野钓由于水比较深,往往需要用到长一些、吃铅大一些的浮漂,在钓深水、应对风浪时效果好一些。

黑坑垂钓,大多数时候需要的是较长的浮漂,因为较长的浮漂连接在主线上,相当于延长了主线的长度,可以打的更远,在一些鱼情中,相对是有利的。

浮漂的总长

2浮漂的脚长

脚长一般配合尾长达到翻身的目的。与钓行程浮漂相反,也有一些浮漂做成脚特别长,但漂尾特别短的造型,比如跑铅漂、打底漂、这些是用于直接钓底的浮漂。

浮漂漂脚密度大于水,因此漂脚增长,会增加浮漂的自重,导致浮漂下沉加快。

浮漂的脚长

3浮漂的身长

浮漂的漂尾和漂脚为玻纤维和碳纤维制作、因此没有浮力。因而,自重(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短而粗、身径比较大的浮漂,身长会短一些。细而长、身径较小的浮漂,身长就会长一些。这都是为了让浮漂漂身有一个合理的体积,合理的吃铅量。

比如湖库钓,如果要加大浮漂的体积,加大吃铅,让浮漂能够承载的饵团更大一些,那么浮漂的身径一般不会做的太粗,因为太粗的漂身,在水下阻力较大,出口不好,所以大多会加长浮漂的漂身,用以增加其吃铅量。而不是选择加粗漂身的形式。

浮漂的身长

4浮漂的尾长

浮漂入水下沉的过程中,漂尾越长、搜索的水下信号就越多,比如打行程浮漂做的比较长。深水浮漂一般尾脚也做的很长,原因是:钓深水、大型鱼多在水底以上的一定区域,它们游动觅食时,身体离水底有一定距离。浮漂长一些,可以搜索更多的水层和信号。

浮漂的尾长

5浮漂的脚径

常规钓鲤鱼的浮漂脚径多在1mm到1.2mm左右。钓鲫鱼则在0.8mm左右。漂脚往往是玻璃纤维材质制作的,密度大于水,会增加浮漂的自重。

脚径越细,浮漂受水的阻力会小一些。

冬钓浮漂身径脚径尾径都会更细一些,用于减少浮漂整体的自重,让鱼儿在水中更容易拉动浮漂。湖库漂等体积较大,吃铅较大的浮漂,脚径会相对较粗一些,为的是保证其抛投时的结实程度。

浮漂的脚径

6浮漂的身径

浮漂的身径和身长是一体的。一般底钓鲫鱼等小型鱼的浮漂,使用的浮漂身径在5mm左右,身长会较长一些。 而枣核型浮漂的身径则在7mm到8mm,身长会短一些,这都是为了保证漂身体积在合理范围内,浮漂的吃铅不会过大,保证其容易被启动。

钓大鱼的浮漂,一般吃铅较大,鱼咬钩启动较难,但是惯性会大一些,比如钓鲤鱼用吃铅2g以上甚至3到5g的浮漂,挂大饵,生口鱼顿口很明显,这是浮漂整体质量较大,惯性较大而产生的。

冬钓浮漂看起来都比较袖珍,比较精致, 常温季节也可以拿来钓轻口鱼,且多配合拉饵使用,这是因为钓轻口,需要漂身体积不大,自重、吃铅等都比较小、漂尾漂脚较细、质量小的浮漂、使用细线、小钩、密度较为容易接近水的拉饵。这样的话,整个浮漂体系是极为容易启动的,表现在鱼口上就是大家说的灵敏。

浮漂的身径

7浮漂的尾径

浮漂尾径直接影响浮漂的自重,从而影响到浮漂的出口。一般钓鲫鱼的浮漂尾径多在0.45mm左右,粗一些的达到0.8mm。一些钓混养的浮漂苗子也会细一些,在0.8mm到1.0mm。而钓鲤鱼或者湖库、钓远钓点,浮漂的尾径会达到1.2mm到1.5mm左右。同时,为了确保结实和翻身的需要,浮漂的脚径也会进行加粗。

漂尾参数一般是二号漂的参数,即使如此,拿到手实物也还是有很大误差。另外,尾脚有的是锥型的,因此,可能给出的参数写的是0.7mm到0.45mm,但0.45mm只是漂尾先径!漂尾其实整体没有想象的那么细。

尾径也是和身径、身长、脚长联系在一起的,钓鲫鱼时,浮漂的尾径越细会越灵敏,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因为钓鲫鱼多使用的是材质较轻、吃铅较小、带上拉饵后容易被启动的精致小漂,因此,漂尾漂脚越细,意味着整个质量体系越小,因而也就越容易被启动。

另外,相同吃铅、造型相同,漂尾体积相同的浮漂,漂尾粗细不同时,鱼咬钩时,用相同的力道,细尾可能下沉了两三目,粗尾只下沉了一目。这是漂尾体积不同造成的差别。但粗尾浮漂,也可以通过多刷目数的方式来观察小口、弱口。比如密目浮漂。漂目非常的密集,也可以观察弱口小口。

浮漂的尾不能太细,太细首先看不清,也就失去了漂的意义。无线追求看清小口,滑口,其实可以通过调整饵料的方法,比如饵料用对了, 添加剂配好了,也可以就用粗漂等死口。

浮漂的尾径

8浮漂的自重

浮漂的自重,因材质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原则是需要相对较轻一些,因为轻质的材料,同样的体积,由于自重轻,可以承载更多的铅皮或饵重。吃铅相同的情况下、造型和尾脚材料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轻质的浮漂体积可以做的更小一些,在水中阻力会更小一些。

浮漂自重的轻与重,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自重需要一个合理的范围。

浮漂自重不能过大,举例如常规钓中小型鱼的浮漂都是用巴尔衫木做的,吃铅合理。钓十斤左右的草鱼青鱼,可能使用的是塑料浮漂,吃铅很大。塑料浮漂浮力过大,普通体型的鱼很难拉的动,所以市面上塑料浮漂很少。就如发泡材质的浮漂,也都不会做的特别轻,因为吃铅过大,鱼很难拉的动。

浮漂自重也不能太小,比如冬钓浮漂,往往体积非常小,吃铅不易做大,线组在水线不易绷直。因此需要用轻质材料,做的稍微轻一些。

对于长尾长脚的浮漂来说,本身尾脚很重,吃铅小,所以需要浮漂漂身的材料轻一些,让浮漂吃铅不要过小。或者就是把尾脚做细。

而对于钓鲫鱼用的小漂,漂身做的太轻,吃铅过大,出口、漂相上容易上窜下跳。

浮漂,线组和铅坠是一个整体,需要整体质量分布均匀一些,比如漂自身太重不吃铅就无法起到绷直线组的作用,力的传导不及时,动作太过滞后。

而自重太轻又容易吃铅过大,铅坠稍微被鱼带动,浮漂很快就上浮了,出现下窜上跳的口。比如芦苇浮漂,如果做得吃铅太大、太轻,就容易下窜上跳,导致眼观感觉灵敏,实际是口乱,抓不住实口。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的自重和吃铅。

根据造型和用途,以及尾脚的重量,浮漂漂身材质的轻重会有一个合理的范围。不能过重、也非越轻越好。

浮漂的吃铅量

9浮漂的吃铅量

浮漂的材质、体积直接影响吃铅量的大小。

购买钓大鱼的浮漂,建议选择体积较大,吃铅量适中的浮漂。材质上建议巴尔衫木浮漂,如果使用芦苇浮漂,体积过大,漂身过轻,鱼汛上,干扰较多。漂相容易出现上蹿下跳。

购买钓小鱼的浮漂,建议选择轻一些的浮漂,比如芦苇浮漂。因为钓小鱼的浮漂,往往体积较小,如果材质过重,则吃铅较小,容易绷不直线组、载饵量较少等。因此钓小鱼用的浮漂,材质方面需要轻盈一些。

钓鲫鱼浮漂,吃铅量多在1g到2g左右。吃铅量1g左右的浮漂,多为钓小鲫鱼使用。吃铅量1.5g到2g的浮漂多为钓大鲫鱼使用。不同鱼情,也会用到更大或者更小吃铅量的浮漂。

钓鲤鱼的浮漂,吃铅量在2g到5g左右。吃铅量2g到3.5g的浮漂,可用于钓水深3m以内,3到5斤左右的鲤鱼。吃铅量3.5g以上,一般是湖库浮漂,钓大物使用。

垂钓过程中,根据水深,可以酌情换用1、2、3号浮漂。一套浮漂分不同号数,主要是吃铅量的差别,在钓不同水深时,可以方便换用。

根据浮漂的参数差异,明白其中的道理,钓友可以更加从容的去选择浮漂:

比如钓行程,可以选择漂身直径比较大,漂身较短的浮漂。

钓底,则可以选择漂身直径小的细长身浮漂。

钓深水大鱼,需要选择体积相对大点、吃铅量大的浮漂。

钓水皮小鱼,可以使用吃铅量较小的短尾小漂。等等,希望钓友们能够更好地选漂、用漂。

浮漂做成123号的理由:

1、方便更换浮漂,一套浮漂除了体积吃铅不同,一般浮漂漂尾都相同,下沉时的出口是一致的。 钓不同大小的鱼、或者遇到有风浪的情况,可以随时更换。

2、可以在不加铅皮的情况下换漂。比如用吃铅较小的漂,因为饵重、水线不直、出口不好等,觉得小漂不适合了,需要调高目,绷直线组,就直接换个3号的漂。

10浮漂的目数

目数和漂尾联系在一起,因为目数是人为设定的,是人刷出来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刷制。长度粗细相同的漂尾,可以画15目,也可以画8目,造成的结果就是漂目长短不同。观漂时给人的感觉不同。比如diy达人,就可以自己做漂,可以自己设计漂长、漂型目数。

本身,漂目都是人为了距离上看得更清晰或者鱼口出的更好画出来的。有长目有碎目,有圆尾有锥尾,锥尾的锥度还有大有小。

为什么浮漂漂尾都是从下往上,目数越来越长?因为浮漂是锥尾的。上面细下面粗,所以格目体积相同,长短不同。

钓轻口鱼和冬钓,浮漂的漂目会画的短一些。比如密目、碎目漂。使用时,甚至有调两目,钓一线的方法,钓浮漂两目之间那一根黑线,这主要是春冬季水温低,或者糗鱼,抓很轻的鱼口。

钓生口鱼,浮漂的漂目会画长一些,这主要是生口鱼吃口猛造成的,往往一口咬下去很长一截。

钓远钓点,需要漂目画长一些,因为太远的距离,长一些的漂目容易看清,太短则看不清鱼口。

举例:冬钓大棚,钓小鲫鱼,一款30厘米13目自重0.3左右的巴尔杉木浮漂,原先13目,属于密目浮漂,2.7m的鱼竿可以看清楚。后来有人反映说3.6m的鱼竿看不清楚,于是应大家要求,改成了12目。漂目更长一点,更容易看清楚。

浮漂的目数

11浮漂的漆水

浮漂的油漆和吃水有关,做工过关的浮漂,不容易吃水。浮漂吃水变目,往往会造成鱼汛不佳。

一般孔雀羽浮漂、芦苇浮漂,原材料比较细,所以多是拼接工艺,需要用到胶水粘结,工艺不过关,浮漂容易太重、不吃铅。

孔雀羽、芦苇浮漂往往采用去皮工艺,减轻漂身重量。而后刷漆。

漂身的油漆也会影响自重,厚漆浮漂较为结实,但比较重。漆皮薄一些则自重更轻。这都需要一个合理的范围。并非越厚或者越薄就好。往往漂身图案较多的浮漂,刷漆要厚一些。

最后,漂身直接和水接触,油漆会有水阻,合理的油漆,水阻更小,出口会好一些。

浮漂的漆水

12浮漂的材质

首先浮漂的材质质量要过关,浮漂一般多为疏松多孔的材质制成,存在气室。所以加工前,需要晾干材质,充分去除材质中的水分,所以才会有:陈年芦苇、碳化巴尔衫木等浮漂的说法。

另外,浮漂原材料本身密度也是一个问题,巴尔衫木分致密、疏密、疏松等各种等级,制作浮漂时,需要选用合理轻重的。材料选用不佳的,用起来效果差一些。

浮漂的材质对浮漂有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材质,才能做出好的浮漂。钓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制作浮漂的老人,用当地的材料,做出来的浮漂一直在水中倾斜,实验多年,效果不佳。很多年后,科技发达,有检测工具后,他才明白,原来这和阳光的照射有关。植物受到阳光照射猛烈的一半,材质长得比较致密一些,受到阳光照射较弱的另一半,长得比较疏松,导致做成浮漂后,材质不均匀。这个故事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钓鱼时,比较常见的浮漂是巴尔衫木材质的浮漂。巴尔衫木是热带的一种树木,材质相对于普通树木来说,比较轻,常用于制作飞机模型。但相对于南荻孔雀羽之类的瓤儿,又更加致密一些,因此不需要拼接和粘结,只需要用机床车出成型就行。非常节省人力,成本低廉。

其次,巴尔衫木材质,既轻,又致密,本身气孔较小。钓鱼时,夏季或冬季,无论水温如何变化,巴尔衫木浮漂的体积都不易发生变化。直观的——巴尔衫木浮漂不容易变目。这是其最大的优点。

芦苇浮漂,多为南荻或茅草制成。芦苇只是其俗称。由于材质太轻,做出的浮漂,同体积,往往吃铅量较大,鱼咬钩时浮漂容易蹿跳,口不稳定。更加适合做成钓小鱼的小体积浮漂,钓小鱼,浮漂体积小,往往承载不了多少饵重,但使用芦苇材质,同体积的浮漂,更轻,能承载更多饵料。

孔雀羽浮漂,多是孔雀羽毛或火鸡羽毛等制成。拼接工艺,造成一个问题:需要使用更多胶水。所以同体积的浮漂,更重,吃铅会更小。出口少而稳,适合钓小型鱼,滑口鱼。

孔雀羽、茅草(南荻、芦苇)浮漂,由于都是类似泡沫材质的,疏松多孔的材料制成,材料本身存在气孔、气室。所以,温度降低、或者升高时,浮漂体积容易发生变化,就容易产生变目的问题。所以这类浮漂,需要选择质量好、工艺好的,而同时,价格也就上去了。

垂钓时,建议选择巴尔衫木浮漂。巴尔衫木材料价格低,原材料多。它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就是稳定。由于它是疏松的木质材料制成,虽然密度也很低、但木质纤维比较致密、不容易受温度影响产生变目。其次,巴尔衫木原材料为木头块,相对芦苇孔雀羽来说,可以使用机器直接车出各种造型,广泛适用于现代垂钓。最后,巴尔衫木材质比较廉价,在和芦苇、孔雀羽浮漂相同的成本下,其体积,吃铅量可以做到很大,很适合湖库钓大型鱼。

浮漂的材质

13浮漂的收肩角度

浮漂收肩角度各有不同,有的为急收肩,有的为缓收肩,甚至端肩,浮漂的漂肩造型,主要影响出口。

端肩浮漂、急收肩浮漂,主要做成楔子形,像钉子一样。由于其向上水阻较大,浮漂在出现顿口后不易回升,因而被称之为顿口漂。

用于垂钓滑鱼的浮漂,则是做成缓收肩,细长身造型,下顿和上顶时,鱼口反应迅速。

可以说,浮漂收肩角度的不同对浮漂出口的影响很大。

枣核浮漂并非一枝独秀。近年来新出的多是枣核造型的浮漂。这种浮漂就像:举个例子,大配合的思路钓鱼,饵料里,什么都加点、肯定能钓到鱼,但绝对不是坑冠的思路。枣核浮漂适应面广,但如果你有更多的浮漂,各种造型的都有,那么就能用来更准确的应对各种各样的鱼情。

浮漂的收肩角度

14浮漂的漂身横截面积

细长身浮漂:钓底的浮漂往往做成细长身。漂身最大横截面积较小,可以有效的减小水阻,避开水上层的杂鱼,加速下沉,直击水底。

由于减小水阻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浮力产生,漂身过细则缺少体积,不吃铅,所以多数做成细长身,增加浮漂体积和吃铅量。

圆肚型浮漂:钓行程的浮漂往往做成圆肚、枣核型。钓行程,必需增加漂身最大横截面积,从而增加浮漂的水阻,让浮漂下沉缓慢一些,搜索整个水层的鱼口。

由于增加漂身最大横截面积的同时,又不能使浮漂的体积和吃铅量过大,过笨重,所以多数做成短身。

15浮漂的漂尾材质

目前大家使用的浮漂多为实心长硬尾浮漂,一些老钓友还保存着空心软尾浮漂。这两种浮漂造型和用法是不同的。

相对而言,空心尾浮漂适合钓滑口鱼,因为空心尾浮漂漆水较厚,空心尾浮力大,较为“顿”,可以过滤未咬实的鱼口动作,只抓取咬实的鱼口。这在鱼儿密度特别大的竞技池塘中,十分有利。

而实心尾浮漂则因漂尾细长、可以用来抓轻口、弱口。也可以用于打行程,钓更深的水层、看到更多的鱼口。两种浮漂在应对不同的鱼情采取不同的策略时,各有优缺。

空心软尾的孔雀羽浮漂:

经典造型是漂长在30cm左右的达摩浮漂,是用来钓小鲫鱼的。多为:长身,空心、粗尾,浮力较大。漂尾只有7到9目。因此调四目只钓一二目,浮漂浮力即可承载饵重。

空心软尾也有10目以上的浮漂,但由于漂尾粗、浮力大,一般建议是钓大鱼使用。

硬尾浮漂:经典造型如黑坑漂,漂长在40到50cm左右,漂尾为实心硬尾,密度大于水,漂尾相对较细,不易承载饵重。目数多达11目到19目不等。一般使用密度稍大点的搓饵,轻易就能压下去好多目,因此在实际垂钓时,可以首先调出一半多的目数,比如15目,然后调8目,先找底、找鱼口,再根据鱼情的变化来调整调目或者钓目。

硬尾浮漂造型很多,有钓大鱼的,50cm左右的,也有钓鲫鱼的,35cm到40cm的。调钓方法各有不同,但相同点是,都需要根据水情鱼情去选漂用漂,根据鱼情去调钓。

透光尾浮漂

背光观漂,其实普通浮漂就可以了。 逆光时,使用透光尾浮漂,光线透过漂尾,漂尾上的漂目会被照亮。现在临湘生产的浮漂,即使是十几元的,也都是所谓的“透光尾”了。

浮漂的漂尾材质

16浮漂的吃铅比

吃铅比是说吃铅和浮漂自重的比值,实际并非越轻越好,而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越轻越好,那么塑料浮漂是最好的,但是除了钓大型鱼外,一般我们不使用塑料浮漂。

吃铅比涉及到浮漂的材质。

巴尔衫木:巴尔衫木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密度不同。轻重不同,做成的浮漂吃铅不同。

芦苇:即楠荻、茅草、高粱竿等一切有芯的,质地不太密的植物。茅草一般需要去除其中的水质。晾的干不干或者说烤的干不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浮漂变目即是由于,芦苇、孔雀羽等材质做的浮漂,存在气室,其中存在水蒸气,气体热胀冷缩导致变目。

孔雀羽:或者说火鸡毛等有芯动物羽毛,是带瓤的,去掉较重的壳后,使用瓤去拼接,而后刷漆。刷漆的薄厚,直接影响到浮漂的吃钱。一般孔雀羽浮漂由于羽毛材质较小,多做成钓鲫鱼的小漂,体积不会做的很大。

这三大类材料,本身轻重不同。不同厂家,即使是做巴尔沙木漂,用的巴尔沙木等级也不同。并且浮漂造型设计用途也千差万别,不一定芦苇浮漂就轻,孔雀羽浮漂就重,还得看制作工艺。因此不好说具体的浮力比,吃铅比之类的确切数值。

浮漂的吃铅比

购买时:

芦苇类的浮漂,本身吃铅大,就不要买吃铅太大的,不然浮漂漂相上,容易上窜下跳,很难抓口,这并不是灵敏。因此购买芦苇浮漂,要求吃铅量别太大,浮漂别太轻。比如,塑料漂吃铅比特别大,但那是大漂钓巨物的吧?或者冰钓怕漂不耐低温用的,常规基本没有用的。

孔雀羽的30cm左右的鲫鱼小漂,多为钓鲫鱼使用。由于是拼接的,漆皮会刷的很厚,买这类漂,吃铅别太小,太小就绷不住线组了,水线在水下容易弯曲。这就要求所谓的吃铅比要大点。

巴尔沙木浮漂,建议买质量可靠、工艺过关,不吃水的。新手别买太便宜乱七八糟的漂,容易是乱七八糟的木头做的,本身沉的要死,跟夜光漂似的,体积特别大还不吃铅,放水里倒是沉稳,风吹不动,但水下鱼咬钩反应较钝。

建议找一些做工结实,不漏水,不变目,苗子亮的漂。追求浮力比,不如多买几只漂,根据鱼情去选漂用漂。

有关浮漂的参数,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结合上述知识,多看多接触,用不了多久,拿到一只浮漂,看一遍,大概你就会了解它适合什么样的鱼情,怎么使用。

赞 ()
分享到:更多 ()
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广告联系1382203@qq.com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